奧沙利鉑:表現活躍
奧沙利鉑近幾年在
抗腫瘤藥市場中的表現非常活躍,其市場排名一直在穩步上升。該產品治療中晚期結腸直腸癌有很好的療效,因此,該品種近幾年在醫院的使用是逐年上升,占該大類藥的份額在9%~10%之間。
2002年城市樣本醫院奧沙利鉑供應商為5家,
進口藥的份額一直不大。2003年供應商為8家,2004年和2005年上升至13家,但發現曇花一現的廠商不少。分析產品占有率,江蘇恆瑞醫藥與杭州賽諾菲聖德拉堡民生製藥的產品所占份額達3/4之多,足以主宰整個市場。
長春瑞賓:平穩下降
長春瑞賓屬長春鹼類抗腫瘤藥。該產品主要用於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乳腺癌、卵巢癌、
淋巴瘤、頭頸部腫瘤等。從醫院購入金額來看屬於穩中趨升,原因和紫杉醇一樣,是因為樣本醫院總用藥量增大而跟隨上升的緣故。但是根據其占抗腫瘤藥物大類的份額來分析,是呈逐年平穩下降的趨勢,如果再遭降價衝擊,極可能產生不利的變化。
2002年城市樣本醫院長春瑞賓供應商為3家,進口藥的份額從2002年的42.19%下降到2005年的30.20%。目前主要供應商基本穩定在5家左右。分析產品占有率,雖然皮爾-法伯公司(法國)的份額較大,但是獨占鰲頭的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
抗腫瘤藥
市場分析思考
癌症的高發病率告訴我們,癌症對人類的威脅日益增大,而我國腫瘤病的流行趨勢還兼有發展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高發譜並存的特點,可見,我國抗腫瘤藥的市場潛力巨大。而且國內有些腫瘤的治療藥物還有待於開發,所以,即使是國家將要對抗腫瘤
藥品進行價格調控,但企業完全可以藉臨床用量的增加而彌補因藥品降價給企業的利潤增長所帶來的影響。
從另一個角度看,有關的數據顯示,抗腫瘤藥市場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前景都很不錯。假如國家真的對抗腫瘤藥進行價格調控,那麼企業可否考慮走當前較熱門的「藥品外包」的途徑,在提高藥品質量的前提下,跨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爭奪國外市場而獲利。
具體到品種方面,根據資料檢索,紫杉醇、多西他賽、奧沙利鉑和長春瑞賓這4種抗腫瘤藥品都已進入國家
醫療保險的乙類目錄。除了長春瑞賓外,其他3種藥政府明確病人須自付10%(當然不包括因去不同等級醫院就診而要自付的差異)。在這4種藥中,除奧沙利鉑沒有臨床使用的限制外,其餘3種的治療範圍都限於惡性腫瘤。政策和制度對企業的產品臨床應用與市場推廣,既有有利的一面,也不可否認存在一定的難度,就看誰能正確理解政策了。
更多抗腫瘤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抗腫瘤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