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來成為國外企業重點關注的市場,國外企業開始逐漸加強在中國平板顯示領域的專利部署。雖然日本企業在平板顯示專利技術的優勢上有所減弱,但韓國企業像LG公司在PDP領域,三星公司在OLED領域優勢增長非常明顯。總體來說,無論是擁有專利的數量上還是全球專利布局的理念上,國內企業目前很少在國外申請專利。
相對於LCD和PDP技術,目前,OLED技術專利成長趨勢更為明顯,但是我國在該領域的專利技術基礎相對薄弱。國內企業應該抓住機會,學習國外企業目前在平板顯示領域採取的專利策略,即採取合資合作,共同申請專利。
專利申請:韓企增加 日企放緩
從PDP、LCD、OLED三大領域的全球專利態勢分析來看,其中OLED最多,接近80%,從發展的趨勢來看,LCD和OLED專利所占比重在三大領域中有所下降,PDP專利所占比重從整體比較來看在明顯上升。LCD很早就有了專利申請,從1983年開始專利申請的進程比較快,PDP和OLED從1996年開始申請專利的數量逐漸增多。
從競爭國家來分析,日本在專利申請的數量上最多,中國和韓國在2003年以後,申請的專利增長速度非常快。從2003年開始,中國在申請專利的地位上不斷上升,吸引了更多的企業在中國進行專利布局。在2003年以前中國申請的專利數量只有600多件,而到了2003年以後達到了2000多件,基本上和美國持平。
另外,國內企業和國外企業在申請專利的數量上差距非常明顯。在國外公司中,LG排在第一位達到了1700多件,而國內企業擁有專利最多的樂金公司也只有200多件。國外的企業中,韓國企業的增長趨勢是比較明顯的,日本企業的增長有一些放緩。韓國的LG和三星在專利的申請數量上從2005年7月之後所占的比例超過了70%。相反的像富士通和NEC,在2005年7月份以後申請的專利數量只占到自己專利總量的不到10%,也就是說,2005年7月份之後,這兩個企業在平板顯示領域的技術研發已經放緩。
LCD專利:中國超過美國
PDP從專利申請的技術領域來看,重點是PDP的控制裝置、驅動電路、等離子放電管、等離子材料,其中,等離子材料在今年取得比較多的發明創新成果。
從我們的統計可以看到,專利所反映的主流技術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以無主電極,至少一個主電極、有固定陰極等離子放電管為基礎的等離子面板結果設計。專用於等離子顯示的控制與驅動電路技術,實現等離子顯示波模塊的設計和生產技術,用於等離子顯示的發光材料等等方面。
LCD專利布局重點是用於控制光的強度、顏色、相位、偏振或方向器件或裝置。從主要競爭國家來看,與PDP和OLED相比,在LCD專利領域,日本具有明顯的優勢,達到了76%的份額;我國在LCD的專利積累上發展也很快,已經超過了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韓國排在第三位。日本企業優勢非常明顯,在前20位的申請人當中日本企業占了10家企業。精工愛普生在LCD領域排在第一位。
從技術領域的分布來看,OLED專利分布的重點在有機電致發光光源及相關現實模塊和面板設計的製備技術等。從國內外的比較來看,我們發現國內外的部署專利數量比例是2∶5。相比PDP和LCD,中國目前在OLED技術領域的基礎更為薄弱一些,所占的專利只有7%。2002年9月以後,很多國家積極投入該領域研究,像西班牙、馬來西亞、希臘也有多的專利在申請。韓國和中國在這個領域也有比較強的後勁。
韓國在2003年以後的專利申請占到自己專利總量的87%以上,而中國占到了77%以上,將近80%。
OLED技術國內企業還有機會
OLED是今年熱點領域,97.3%的專利都是在2003年以後申請的,而授權專利僅占20.7%。我國以29.3%排在第二位,日本排在第一位,達到了35.4%。而韓國在中國的專利部署超過了日本和美國。韓國在中國申請的專利占到了其專利量的30%以上,在日本申請的只占到10%多一些,包括在美國也是如此。整個韓國對中國市場都是比較重視的。
值得注意的是,合資公司都在通過合作研發共享專利技術的方式來申請專利,包括LG、飛利浦、東芝、松下,他們聯合申請專利的現象比較普遍。這也是專利上的開放創新。但國內企業聯合申請專利的數量非常少,以後需要在聯合創新方面有所加強。
大家都知道,一個國家的專利只在本國有效,企業作為權利人,如果想在哪個國家申請專利就證明會將在哪個國家取得突破或者是進入該市場,也能反映出其對這個區域市場的重視。三星對中國市場是非常重視的,在我們國家申請的專利占據了其在所有國家專利申請的近一半,達到了47%。相反,像松下、TDK在中國申請的專利比重很小,松下只有不到6%,而TDK只占到0.98%。
從申請人的性質分類來看,我國相關的科研院所在創新和專利申請方面也具有相當的實力,前五位排名的申請人中,科研院所占了兩名。這也充分說明國內的科研院所創新能力很強,國內企業可以充分地和他們合作。
另外,我國申請人發明專利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斷地增加,從發明所占的比重來說,2000年為88.57%而到2006年達到了98.54%,總量上保持了一個增長的態勢。但國內外絕對數量的差距仍然是存在的,從2006年的數據來看,國外申請人所占的比重為71.7%,從申請人角度來看,國內整體技術創新實力在提高,職務申請比重增大,一些新的公司也在積極地申請專利,如奇美電子、悠景科技的專利申請都出現在2003年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