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刷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國有印刷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對束縛企業發展、禁錮企業活力的老套路、老制度、老辦法進行顛覆性的全面改造,進行二次創業,即流程再造。具體包括:人力資源流程再造;資金流程再造;物資流程再造;信息流程再造(簡稱人流、資金流、物流、信息流)。而其中信息流改造是核心,也是改造的重點和難點。
人力資源流程再造
人力資源是各種資源中最具活力,最具創造力的資源。要最大限度地發掘人力資源的積極性、創造性,使我們的企業能做到留住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創造一個人才能夠脫穎而出的氛圍是人力資源流程再造的目標,可以說人力資源流程再造是所有流程再造的基礎。
在國有企業,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實際上是人事管理,更多的時候,人是被當做人工成本來進行管理的。雖然經過打破「三鐵」(即鐵飯碗、鐵工資、鐵交椅)的人事制度改革,但不可否認的是,幹部能上不能下,工人能進不能出,工資能升不能降的情況還普遍存在;人才的引進、培養、崗位流動、績效考核還處於探索階段,遠未能定型;機構雍腫、人浮於事、效率低下更是老大難問題。所以建立一個人力資源在企業內部有序流動的新機制、新流程是貫徹「以人為本」思想的具體體現。其思路有兩個方面,一是努力開發人力資源;二是盡力降低人工成本。
資金流程再造
資金是企業賴以生存的血液,其在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資金流再造的目標是控制資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資金流向最能創造價值的地方;保證必要流動資金。即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一方面,上游企業多年來一貫回款周期較長,使書刊印刷廠資金周轉緩慢;另一方面,在印刷企業無序競爭的市場條件下,價格戰已經使我們老國有企業基本喪失了利潤空間,而呆壞帳、拖欠款又使企業雪上加霜,使企業正常的資金周轉都變的異常艱難。
為此,國有企業在資金流再造中可以從三方面入手。一是開源。在守住現有業務陣地的基礎上,拓寬業務渠道,努力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用差異化、特色化、高端化等方法來規避競爭,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創新機制來贏得競爭。二是節流。可以全方位地利用集團統一招標採購的辦法降低物料成本、設備成本;千方百計挖掘降耗潛力。三是資金統籌。可以在集團的宏觀調控下,資金統籌安排,借貸統籌,付款統籌,在保證信譽的前提下延長付款周期。
物資流程再造
物流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質量管理、現場管理的主要部分。順暢的物流管理能很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減少流轉時間,壓縮流轉環節,降低物資周轉損耗,控制產品質量。現在的老國有印刷企業,在建廠幾十年來,經過多批次的大規模技術改造,原有的廠房、廠區、物流渠道雖經過無數次的修補,但仍然無法適應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高質量以及企業長遠發展的要求。為此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放棄舊廠改造,利用存量土地置換到一塊更大、交通更便利的地方建造全新的廠房,打造全新的物流基礎。完善的物流,可以寓質量管理程序於物資流轉之中,從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嚴密控制質量問題的發生。
信息流程再造
儘管對於老國企而言,最不缺的就是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有一套對過去的經營模式而言比較完整的信息流轉機制,所以對於大多數的員工包括部分層面的領導幹部來說,從沒考慮過信息流程改造的必要性,他們已經習慣於過去獲得信息的方法、渠道、數量、質量和效率,當然也不會考慮信息流程改造所能帶來的便利和能達到的效益。
這些正是信息流改造的難點,也是信息流改造更加顯得迫在眉睫的根本原因。
國有印企進行信息流再造的終極目標,不僅要實現辦公的自動化如計價、開施工單、記帳等,而且要創新信息的獲得渠道、方法、數量、質量和效率,從而實現從事後管理到過程控制的革命性變化。信息的大量、及時的獲得和便捷的計算、分析也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了信息支持。如市場業務信息、生產流程信息、產品質量信息、人力資源信息、物資採購信息等等。信息流的再造能夠極大地提高企業的運營效率,同時企業也需要為此進行一場大規模的功能性的、組織結構性的全方位的改造。
綜上所述,保持主動的變革是應對變化的唯一法寶。國有印刷企業如果能在二次創業的流程再造中執行得更堅決、更徹底、更及時,那我們就會增加更多的生存和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