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貿易行業分析報告 >> 重大突發事件中商品流通應急機制研究

重大突發事件中商品流通應急機制研究

2004-07-13 10:08: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內容摘要:「非典」突發事件促使人們開始研究商品流通應急機制。但目前政府建立的應急機制大多只是機構專責和領導專責預案,實質上不過是增強了一些行政準備而已。作者認為,除此之外,更核心的機制應該是從建立完備的市場信號體系和完善的市場基礎條件入手。

  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發,給我國商品流通管理提出了新課題:深入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商品流通應急機制,對重大突發事件中整個社會經濟的穩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事件回顧

  北京「非典」疫情初期,社會反應相對平穩,但到了4月20日左右,疫情的陡然加劇給市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衝擊,社會和市場產生了突發性反應。

  在流通領域,從4月21日起,北京市生活必需品市場和醫藥類商品市場突然出現了異常情況。許多超市一時間糧、油、方便食品、消毒用品等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貨斷檔。隨後,蔬菜、雞蛋等農副產品價格飈升。

  針對這種局面,北京市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緊急應對措施,並得到全社會的有序配合,終於在36小時內(從4月23日下午到25日凌晨),使北京市場供給恢復正常,搶購風潮得以平息。情況過後,人們開始反思應急機制建設問題。

  各類市場主體的行為及其分析

  具體解剖應急過程中各種當事主體的行為,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應急機制的若干內在規律。

  居民
  4月20日,為了減少相互接觸,預防「非典」,居民普遍開始集中採購。集中採購的結果是,市場突然出現了短缺的「市場信號」;為預防買不到東西或價格上漲,居民們紛紛開始搶購。
  居民的這些市場行為,可以用以下需求函數給予解釋:
  XD=X(Pa,Sa)
  Pa=P(Pn-P0)
  其中,居民對某商品的需求量為XD,搶購前產品價格為P0,n日後產品價格為Pn,Pn>P0,居民預期價格為Pa,Pa>Pn,居民預期供應量為Sa。
  對Sa 的判斷也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購買行為。由於當時整個社會缺乏及時有效的市場信息採集和發布機制,加之「北京市即將封城」、「北京物資供應將出現困難」等謠言盛行,對居民對Sa短缺的預期不斷被強化,從而加劇了人們的恐慌心理。

  供應商
  根據觀察,在突發事件時期,一般的供給函數可以表示為:
  XS=X(Pba,I,Cb)
  其中,XS為供應商對某商品的供應量,Pba為供應商預期市場價格,I為市場需求信息傳播的廣度和深度,Cb為供應商應急生產和銷售需增加的交易成本。

  在供應商方面,由於對函數中各自變量的考慮不盡相同,其供應行為表現出了微妙的差異。

  食鹽和麵粉生產商 北京市的食鹽主要由北京市鹽業公司負責生產和供應。該公司的判斷是:食鹽是典型的生活必需品,需求的價格彈性比較低,如果在應急期間廠商為滿足居民需求量XD而增加產量,危機過後就可能積壓,長期Pba就可能低於P0,對企業長遠利益不利。因此,在應急時期,除了動用食鹽存貨以外,鹽業公司只是稍微調增了日產量,並適當補充了食鹽原料儲備。

  與鹽業公司類似,北京市場麵粉的主要供應商北京糧食集團平時日產麵粉1000噸,應急時期也只在個別日期增產到1100噸。

  其它商業機構 由於零售機構通常經銷多種商品,每種商品又是多家經營,個別商家要準確評估信號XD就是極為困難的事情。因此,為滿足消費者集中購買,許多零售機構不得不大量增加庫存,而26日以後,隨著搶購趨於緩解,部分商品就出現了「滯銷」。

  口罩、消毒液等預防「非典」的醫藥類商品的供應則出現了較長時間的短貨。由於我國缺少全國性的市場信息集中發布設施和機制,在應急情況下,這些信息沒有能夠及時傳播到全國乃至國際市場,因而未能組織起更有效的供應。

  鮮貨商品運輸商和供應商的對策行為又有不同。搶購風潮初期,鮮活商品供應曾一度非常緊張,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北京將要封城的傳言甚囂塵上,北京周邊地區從事鮮活商品運輸的商戶減少了作業。由於搜尋、洽談運輸服務及進入北京的運輸費用急劇上升,而進入北京城後銷售場所、價格的變動情況也非常不確定,結果向北京供應鮮活商品的交易成本Cb大大提高,致使鮮活商品供應商減少了對北京的市場供應。

  政府行為及其分析
  針對上述市場反應,北京市政府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及時發布市場信息
  4月23日,北京市副市長孫安民針對北京市部分地區出現搶購現象及時通過媒體向市民們傳遞了以下信息:北京市的糧、菜、油供貨基地完全可以滿足市場需求;市委、市政府已經要求各類商業企業正常營業保證正常供應;市政府已要求所有商業企業定時對商場進行消毒,保證市民在安全、衛生的環境中購物;市工商、物價、質檢部門已加大對商品價格檢查的力度,以保證人民生活必需品價格平穩,保證食品安全衛生。

  這些信息,綜合影響了Pn、Pa、Sa等市場信號,對居民理性決策發揮了重要的引導作用。
  對不同類型商品採取不同的價格政策
  除了發布上述信息,北京市還實施了有針對性的價格管制。當時的限價商品主要包括:短期內難以達到供求平衡的商品。在「非典」疫情日益嚴重的時期,口罩、消毒液等商品的突發性需求與產能之間存在巨大的缺口。限價使價格變動的不確定性減弱了,讓廠商打消了暴利預期,防止了廠商囤積居奇。限價政策具有可操作性的商品。醫藥類商品的銷售渠道相對單一,便於政府有關部門對銷售終端的物價監控。北京對醫藥類商品的限價在操作上十分有力。有效穩定人心的商品。當時,醫藥類商品成為穩定市場和人心的關鍵商品,北京及時管制這類商品的價格,對穩定大局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組織貨源保障物流暢通
  22日-25日期間,北京市商委等部門在積極組織本地貨源的同時,通過各地的商業主管部門,幫助供應商從天津、河北、上海、遼寧、吉林、山東等十幾個周邊省市調配商品11240噸。此外,商委還及時安排供應渠道,確定了輻射全市的預防「非典」物資供應保障單位。北京市交通委啟動了北京市道路貨運行業搶險救災和重要物資緊急運輸預案,保證了應急運輸運力的充足。

  通過以上措施,政府有力影響了供應商的Pba、I、Cb,從而誘導企業提供了充足的充分的商品供求量XS,進而緩解了居民對價格Pa和供貨量Sa的緊張預期,最終達到XD正常,為從供需兩方面緩解市場供求矛盾創造了重要的支持條件。

  以上分析使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市場表現是所有居民和廠商的自主決策行為的總和,市場機制高度依存於所有這些主體分散的決策。
  「市場信號」和「市場基礎條件」是市場主體評估市場趨勢、決定消費行為的兩方面必要條件。在應急情況下,比較關鍵的「市場信號」主要包括:事前產品價格P0,事中搶購價格Pn,居民預期價格Pa,居民預期供應量Sa,市場需求信息傳播的廣度和深度I,廠商預期市場價格Pba,為應急生產和銷售需增加的交易成本Cb,等等。這些市場信號的形成與傳播,通常要依靠一些我們長期以來沒有意識到或沒有重視的「市場基礎條件」,它們包括:市場信息發布傳播設施和機制(決定信號I);競爭、交通和貿易政策體系及其應急保障機制(影響信號I、Pba、Sa、Cb等);專業市場信息評估服務設施和機制(影響居民和廠商對Pa、Pba、Sa等市場信號的判斷);商品分銷設施(幾乎影響上述所有信號);市場主體的經濟理性素質(突出影響居民和廠商對Pa、Pba、Sa、Cb等市場信號的判斷),等等。

  人們應付突發性危機的效果,主要取決於市場信號體系的完備性和市場基礎條件的完善性。
  完備的市場信號體系應該具有以下特徵:市場主體需要的所有重要信號能夠及時、真實、充分地顯示,政府或任何其它市場主導力量對市場信號的影響能及時地以高度的確定性顯示,自發形成的市場信號系統(或在必要時經過政府影響後的市場信號)應能具有確定的引導市場以最小成本復歸均衡的性質。

  完善的市場基礎條件至少應該具有以下特徵:市場信息發布和傳播設施和機制完善,能夠在第一時間與全國市場乃至國際市場形成必要而充分的信息交換;競爭、交通、貿易政策體現出高度的公平性、自由性和開放性,並能夠在危機時期獲得強有力的法律保障,使全國乃至全世界各方面善意力量都能及時、便利、低成本地參與應急流通保障;權威、高素質的專業市場信息服務機構發達,它們能夠幫助居民和廠商理性、準確解讀市場信息,協助政府高效引導市場預期;物流和商業分銷機構具有高度的組織化程度,能夠迅速、有效地滿足複雜的消費者需求;居民和廠商普遍具有應急訓練經歷,並具有必要的經濟理性和市場道德素養,能夠對危機做出理性的適當的反應。

  市場信號和市場基礎條件是政府利用市場機制化解危機的槓桿。政府應急管理的核心內容在於及時補正市場信號系統、及時保障和完善市場基礎條件。

  所以,作者進一步建議,不要簡單地將商品流通應急機制等同於建立專門的應急領導機構、明確各政府職能部門的分工、加強應急物質儲備等等,要建立健全完備的應急機制,還必須採取以下措施:

  設立長期性、戰略性地收集、整理、研究市場信息的政府專門機構,以期能在危機管理中為政府和社會提供可靠、充分的市場信息情報。

  鼓勵、扶植社會力量深入開展市場信息研究和服務,並爭取培育出若干權威的、具有良好公信力的專業市場信息服務機構。這樣的機構通常比政府具有更高的服務效率和中立性,在危機管理中往往能夠發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比如,它們可能為市場更及時地提供準確的市場信息,還可能幫助政府彌補其知識和信息的不足;特別是在信息評估方面,其專業分析可能對居民、廠商和政府正確把握宏、微觀市場走勢具有極大的幫助。這對居民、廠商合理決策、減少損失,對政府實現引導社會的目的,無疑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國外的一些著名諮詢公司可以作為我們學習的樣板。

  依靠市場力量或由政府主導,逐步建立起一套市場信息集中發布、傳播和回收設施和機制。這次應急過程中採取的新聞發布會、電視電台報導、報紙宣傳、網站布告等機制,還沒有整合為高效協同的設施和機制系統,其傳播影響力、溝通能力還遠沒有達到理想水平。

  加快建立公平、自由、開放的競爭、交通和貿易體制,並對這種體制給予強有力的立法保護。這次危機顯示,正常、高效的商品流通十分依賴於公平、自由、開放的競爭、交通和貿易體制。在危機時期,供貨特權、交通堵塞、貿易壁壘都可能極大增加交易成本、嚴重損害危機處理效率和效果。所以,公平競爭的市場體制及其立法保護絕對應該成為應急機制的常規性基礎。

  將全民應急素質訓練和必要的經濟理性和市場道德素養培訓作為應急機制的必要組成部分。應急的最終行動者是廣大居民和廠商,他們的應對水平也就成為危機處理效果好壞的關鍵。可以觀察到,儘管香港和新加坡沒有我們社會的政治優勢,但它們的居民和廠商憑藉其成熟的經濟理性和市場道德素養做出了更高水平的應急反應,這就體現了民眾素質對應急管理的重要價值。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劉向東 程 愚

更多商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商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商品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