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糧油行業分析報告 >> 金龍魚漲價 國內油脂加工業總體被外資控制80%

金龍魚漲價 國內油脂加工業總體被外資控制80%

2009-06-01 08:44: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目前四大跨國糧商壟斷了中國80%的進口大豆資源。據業內人士透露,跨國糧商對中國油脂加工業的滲透還在繼續,並且開始向小麥、玉米等領域以及流通領域滲透。

  近日,由金龍魚引發的食物油漲價事件,再度引起了業界對外資掌控國內油脂加工產業的質疑。

  據悉,由新加坡豐益國際旗下企業運營的金龍魚品牌,已占據國內油脂加工業的半壁江山,國內油脂加工業總體已被外資控制80%。

  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專為大豆加工業健康發展發文,敲響了大豆加工業的警鐘。作為國內油脂產業最大企業的中糧集團,能否擔當抗衡外資的重任?在進口大豆的衝擊下,使用國產大豆的企業目前是怎樣的情況?請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調查。

  今年以來大豆進口同比猛增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作為我國食用油進口主要來源的南美大豆產量下調,再加上國內不斷出台收購大豆、菜籽,增加存儲等政策,使國內油脂油料價格不斷上漲。

  為什麼要率先調價?益海嘉里糧油公司表示:「上調原因主要是近幾周國際、國內食用油原料市場行情不斷上漲,形成原料價格高過出廠價的倒掛現象。」

  但《中華油脂網》主編郭清保認為,雖然有國際油料漲價的成本因素,不能說它一定是在操縱市場價格,但現在是植物油消費淡季,金龍魚率先漲價10%,並引起很多地方品牌跟進,這已說明它在中國市場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力。」

  「漲價的大部分是進口大豆,這也是企業的營銷手段。」郭清保說。

  黑龍江大豆產業協會產業發展部部長王小語分析認為,「目前大豆產業危機出現了各種表現形式,但根本原因還是大豆定價權的缺失,以及我國對國外大豆的依賴性增強。」

  曾是大豆主要生產國的中國,現在已變成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並且對進口大豆的依賴度越來越高。據黑龍江大豆產業協會推算,2008年進口大豆3744萬噸,使用國產大豆的壓榨量不到400萬噸。今年1~4月,國內進口大豆較去年同期又增長36%。但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使用國產大豆的比例更少,估計在5%左右,而進口大豆的實際壓榨量將超過90%。

  相關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大豆的主產區東北三省的大豆進口量均出現了激增,黑龍江進口大豆達44.1萬噸,同比增幅高達84.5倍。

  一季度黑龍江進口大豆最多的是九三油脂集團,該公司總經理田仁禮日前公開表示,「今年以來我們進口了220萬噸,是去年的80倍。」

  據了解,今年以來進口大豆的到岸價格只有3100元/噸,國產大豆的收購價格高達3700元/噸,為了求生存,九三油脂集團不得不加入到了加工進口大豆的行列。

  國內油脂加工業外資是老大

  在國內糧油領域,四大國際糧商ADM、邦基、嘉吉和路易達孚一直被外界質疑為「壟斷國內油脂加工」。

  近年來,新加坡的豐益國際發展迅速,旗下的金龍魚已占據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2000年,美國ADM與新加坡豐益公司投資組建了中國最大的糧油集團——益海集團,2006年,豐益國際以27億美元收購了嘉里糧油,並與其在中國的子公司益海集團合併為龐大的益海嘉里集團。

  目前豐益國際集團在中國國內食用油市場上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旗下的品牌金龍魚、胡姬花、鯉魚等廣為人知,占據了一半以上的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目前,豐益國際集團在中國直接控股的工廠和貿易公司已達38家,另外還參股魯花等多家著名糧油加工企業。

  美國ADM是最早進入中國糧油市場的跨國糧商之一,在國內的投資形式主要以參股控股為主。美國邦基曾連續3年成為中國大豆和豆油產品最大的海外供應商。近年來,來寶公司、路易達孚公司、托福公司也在中國油脂市場進行一系列兼併重組。

  利用豐富的國際貿易經驗和資金優勢,目前四大跨國糧商壟斷了中國80%的進口大豆資源。據業內人士透露,跨國糧商對中國油脂加工業的滲透還在繼續,並且開始向小麥、玉米等領域,以及流通領域滲透。

  對於外資操控國內糧油市場價格的說法,跨國企業均不願意正面回應,益海嘉里此前公開表示,希望得到民族身份的認同。

  跨國糧商收穫巨額淨利潤

  「相對於小麥、玉米等領域,大豆是中國最早開放的領域,而且大豆壓榨業利潤很高,所以成為國際糧油企業大舉進入的領域。」郭清保介紹。

  大豆是我國開放最早的農產品市場之一,根據WTO準則,2001年以後,我國大豆市場大門徹底打開。

  數據顯示,2003年至2005年間,我國大型大豆初榨油廠中,一半以上的企業因經營困難而破產或被兼併重組,外資企業卻賺得盆滿缽滿。

  據豐益國際2008年年報,截至2008年12月31日,該公司營業收入291.45億美元,同比增加77%;淨利潤15.31億美元,同比暴增164%。此外,儘管今年一季度「金龍魚」遭遇量價齊跌,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豐益國際銷售收入同比減少30.6%,但公司一季度淨利潤仍同比增長10.8%。

  ADM、邦基、嘉吉也公布了2008年經營業績。從淨利潤來看,ADM、邦基、嘉吉、豐益國際四家分別為18.02億美元、10.64億美元、39.51億美元、15.31億美元,嘉吉居首,連續第六年再創新高,豐益國際則以164%的增幅領先。

  記者了解到,由於看好中國市場的前景,豐益國際準備將金龍魚食用油業務打包上市。嘉吉公司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嘉吉非常重視中國市場,中國是農業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潛力非常大,希望在中國市場上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阻擊外資中糧集團扛鼎?

  內資、外資在糧油領域的暗戰開始逐漸浮出水面。

  4月28日,中糧投資40億元,在天津建立糧油綜合基地並舉行了奠基儀式。「這是中糧作為國內最大的內資糧油企業,抗衡外資的一個重要的戰略布局。」有油脂業內人士認為。

  「四大跨國巨頭已在濱海新區布局,所以我們要加快建設。」中糧一位負責人向媒體表示。

  據了解,中糧天津糧油綜合基地計劃總投資40億元,項目投產後,中糧集團在天津地區的油脂油料加工能力將達到600萬噸,主要輻射華北、西北地區的糧油市場供應。從外界看來,中糧有意將該基地打造為其在華北地區的糧油原料和產品集散中心。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這將增加國產大豆加工數量,帶動國產大豆種植。

  目前中糧集團油脂業務共有12家工廠,油脂油料加工能力超過800萬噸。天津糧油基地投產後,將使中糧集團油脂油料加工能力超過1500萬噸。

  有業內人士認為,中糧的基地應該建在東北等主產區才是解決國產大豆之困的根本之道。黑龍江大豆產業協會的專家則向記者表示,中糧在天津建糧油基地是一個修補國內大豆產業鏈、拿回產能的正確做法。如果中糧將基地建在東北等主要產區,將和產區內的加工企業搶原料、搶銷售市場,而把基地建在天津可以輻射南北,能有效和外資廠商競爭。

  不過,郭清保認為,除了資金實力上的差距,國內企業的營銷能力、貿易經驗等也相對欠缺,還沒有哪一家企業能夠完全與外資巨頭抗衡。

  利用外資,還是被外資利用?

  近期,金龍魚食用油在淡季率先漲價10%的行為受到廣泛質疑,青島啤酒(24.07,0.21,0.88%)因控股權問題引發的「外資危險論」備受爭議,一直懸而未決的可口可樂意併購匯源案再掀波瀾……這些事件再次引起人們對外資控制我國一些產業的質疑,以及對產業安全的擔憂。

  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種優惠政策的吸引下,外資企業依靠強大的資金實力和營銷優勢,以參股、獨資、併購等形式進入中國市場,但外資給我國產業安全帶來的潛在風險也在不斷顯現。

  大豆產業就是一個真實寫照。國內食用油價格受進口大豆影響如此之大,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國對大豆定價權的缺失,這給我國大豆產業安全敲響了警鐘。

  如何在合理有效利用外資的同時,維護產業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公眾利益?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研究所吳亞平此前撰文指出,應適時調整利用外資戰略,真正做到「利用外資」,而不是「被外資利用」。

  但也有專家認為,外資並不是引發產業安全問題的根本原因,它只是讓隱藏的問題更加凸顯。

  可以確定的是,隨著《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以及《反壟斷法》等相關政策的出台和完善,以及對外商投資和併購的行業、領域及形式等方面的一些規定和限制,我國利用外資將會更加理性。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金龍魚 漲價 國內 油脂 加工業 總體被外資控制80%行業細分報告

金龍魚 漲價 國內 油脂 加工業 總體被外資控制80%免費報告

更多

金龍魚 漲價 國內 油脂 加工業 總體被外資控制80%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