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金融行業分析報告 >> 美國Nextel的PTT一鍵通業務分析

美國Nextel的PTT一鍵通業務分析

2004-10-08 08:35: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美國Nextel公司是全球最早推出PTT業務的公司,也是目前在PTT方面最為成功的公司。Nextel推出PTT業務,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當時Nextel獲得移動牌照不久,作為一家新興運營商,Nextel開始認真思考業務機會和成功的可能性,最終決定把企業用戶作為市場切入點,並於當年引入摩托羅拉的iDEN網絡開始提供業務,1995年Nextel又利用iDEN網絡啟動了PTT的大規模商用服務,實現了數字蜂窩、對講機和文本/數字的功能組合。Nextel為其PTT業務命名為「Direct Connect」,這也是其提供的PTT業務的品牌。

  一、PTT的不俗表現
  1. 用戶數、ARPU值和用戶忠誠度
  憑藉著PTT業務的競爭優勢,Nextel無論是在用戶數增長、ARPU值還是用戶忠誠度方面都有較好的表現,從而在強手如雲的美國移動通信市場站穩了腳跟。

  從用戶數看,在推出PTT業務之初,Nextel只有不足60萬用戶,經過10年左右的發展,Nextel 已經擁有1300萬用戶,其中90%以上的用戶都在使用PTT業務,其PTT通話量已經占到網絡通話總量的70%,「每用戶每月通話時間」總數超過600分鐘。

  從ARPU值看,根據Nextel的市場調查,Nextel的ARPU值大概為每月70到75美元,平均來講比美國的競爭對手高15%左右,比一般的西歐運營商高100%。進一步來看,在Nextel的ARPU值中,有近25美元是通過PTT產生的,如果沒有PTT,Nextel的ARPU值將低於AT&T、Sprint PCS、Cingular、VoiceStream和Verizon等。因此可以看出PTT對用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是增加運營商ARPU值的有效手段。

  用戶忠誠度用離網率衡量,離網率越低,用戶忠誠度越高。Nextel的用戶離網率在美國的幾家移動運營商中是最低的。據統計,2003年第三季度,Nextel的用戶平均離網率為2.1%,低於Sprint PCS、AT&T、Cingular、Verizon、T-Mobile的水平(它們的用戶平均離網率分別為3.3%、2.6%、2.6%、2.3%、4.2%)。PTT提高了用戶的忠誠度,是因為PTT給用戶帶來的是群組性的服務,群組成員一旦建立群組通話,就非常傾向於保持緊密的聯繫,而且這種緊密聯繫使得用戶更容易留在運營商的網絡里,而不易流失到其它運營商的網絡中。

  2. 為Nextel節約大量成本
  從1999年到2003年底,Nextel的實際用戶使用時間基本上翻了五倍(從180億分鐘增值到1000億分鐘),市場滲透率基本翻了三倍(從15%上升到50%),而運營成本只是增加了一倍。而依照網絡承載的話務量,Nextel的運營成本理應大幅度地增加。成本的有力控制,一方面是因為Nextel最大限度地使用了IP路由、資料庫等資源,另一方面Nextel在最大限度利用資源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取得了很大成功。

  二、Nextel運作PTT的經驗
  受PTT巨大市場機會的吸引,Sprint PCS和Verizon等也推出了PTT服務,但由於起步較晚,加之其他一些因素影響,總體來說,在PTT市場上還是Nextel獨領風騷,那麼Nextel成功的秘密何在?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市場定位
  PTT的市場不外乎兩種,一種是企業市場(或商業市場),一種是大眾市場。企業市場中,用戶群體可以覆蓋到藍領、灰領、白領,涵蓋建築、服務、修理、批發零售、運輸、搬運等職業,這些用戶使用PTT是為了進行更好的工作和溝通。大眾市場可以分為青少年、年輕人、家庭,這些用戶通過PTT分享信息,可以享受到即時通訊的樂趣,當大家在一起活動的時候,PTT是非常有效的調度和協調的工具。

  Nextel剛剛推出PTT業務的時候,主要針對的用戶是企業用戶,通常是建築公司、醫院、出租汽車公司等行業這樣的用戶,在PTT發展初期,這樣的定位有助於拓展市場,迅速實現盈利。而最近,Sprint PCS和Verizon等紛紛推出PTT服務,面對新進入者的競爭,Nextel調整了市場定位,把目標市場擴大到大眾市場。最近,Nextel在加州推出了針對年輕人市場和住宅用戶市場的名為WAST的服務,深受年輕人喜愛,因為他們想和同齡的夥伴通過聲音交流,而不僅僅是發簡訊,而通過PTT只要按一個鍵就可以同時和很多夥伴進行交談,與簡訊相比要方便許多。

  2. 通信質量
  反映PTT通信質量的主要指標是呼叫建立延遲和通話延遲,在這兩方面,Nextel的表現遠遠優於其餘的PTT服務提供商。以Verizon為例,Nextel的呼叫建立延遲很短,可以忽略不計,Verizon的呼叫建立延遲是5~7秒,Nextel的通話延遲也比較小,Verizon的通話延遲是0.5到2秒。過長的延遲影響了通話效果,是阻礙PTT業務發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呼叫建立延遲和通話延遲方面,Nextel又無可比擬的優勢。
  反映通信質量還有其他指標,比如說聲音質量,在這方面,Nextel的聲音質量要好一些,雖然與Verizon提供的業務一樣,都會出現聲音混雜的情況,但Nextel的不會出現斷音,而Verizon提供的業務會出現一方講話對方聽不清的情況。當然Nextel基於傳統的集群網提供PTT,其性能在某方面會比Verizon公眾網的業務差一些,比如Verizon可以顯示對方是不是在線,哪些用戶可以通話,哪些用戶不在線不可以通話,Nextel則不能夠。Verizon可以使用統一的號碼,Nextel必須使用單獨的號碼,這也存在差別。

  儘管在某些方面Nextel稍遜一籌,但呼叫延遲、通話延遲和聲音質量是決定通信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Nextel在通信質量方面還是占有優勢的。

  3. 資費策略
  Nextel對PTT的定價採取了包月制的方式,因為Nextel並不僅僅是PTT的運營商,用戶既可以購買PTT的服務,按PTT服務交費,也可以和其他服務捆綁交費,所以Nextel提供的是一種捆綁服務,保證用戶既可以使用PTT也可以使用普通的通話功能。以每月40美元為例,它包括4500分鐘PTT通話時間和500分鐘的普通通話時間,超出部分PTT通話每分鐘0.15美元,普通通話為每分鐘0.35美元,這一款套餐的特點是PTT通話時間遠遠多於普通通話時間,所針對的用戶是建築工人,他們使用PTT比較頻繁,所以PTT的時間要多一些;還有一種形式是在原有資費的基礎上交納一定費用就可以獲得一定的PTT通話時間,目前這種計費方式被後進入者廣為接受,例如Verizon的定價策略是在現有套餐上附加20美元,就可以獲得400分鐘的普通通話時間和任何時間的PTT通信。

  4. 服務集成
  Nextel的發現,PTT雖然很好,但是並不能為運營商帶來預期的收入,只有把PTT和其他很有用的應用和服務結合起來才能更加成功。這是因為通常來講,PTT的資費要比普通的電話低很多,大約是少40%,原因之一是PTT成本非常低,通常使用傳統網絡的20%、25%的資源就可以滿足PTT的通信需求。因此,可以將PTT和普通電話、電子郵等結合起來,按套餐出售,增加收入。

  Nextel在服務集成方面還有很好的經驗。Nextel把市場細分為幾百種類型,可以把不同的用戶放在一個同一個細分市場中,比如建築行業便是其中的一個用戶群體,建築工人、包工頭、公司經理等屬於這一群體,通過PTT把他們連接為一個用戶組,通過電腦實現。Nextel的業務是支持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應用,採用的是一組軟體。同一細分市場的用戶群體可以使用同樣的PTT服務。因此,Nextel根據不同的行業服務有不同的套餐,細分市場不一樣,服務是不一樣的。根據具體行業的需要來進行包裝,這是根據他們所做的市場細分進行的一種服務捆綁。

  三、對Nextel的建議
  Nextel的PTT並非完美無缺,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同其他運營商的互聯互通問題,同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缺乏相互合作。

  互聯互通關係到技術標準的制定和選擇,它的解決需要國際組織制定統一的標準方案,需要各個運營商遵守執行標準。同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是Nextel現在亟待加強的方面,設備商和應用方案提供商在PTT產業鏈中扮演著設備提供和應用方案支撐的作用,除了各個知名的設備商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之外,應用方案提供商也針對現有的公眾移動通信網絡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應該說,PTT的業務創新和順利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設備商和應用方案提供商的積極參與。而Nextel目前在與上下游合作方面略顯不足,PTT業務的成功需要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協調發展,Nextel要進一步發展PTT,就必須與上下游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Nextel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