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食品其他行業分析報告 >> 帝斯曼在華銷售額五年內超過30億美元

帝斯曼在華銷售額五年內超過30億美元

2010-10-29 09:43: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帝斯曼日前公布了今後五年的新戰略--「專注目標,銳意進取」(DSM in motion:driving focused growth),設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標。儘管經歷了經濟危機,帝斯曼仍然實現了「願景2010」的絕大部分戰略目標,成功轉型成為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的專業公司。新戰略建立在「願景2010」基礎之上,標誌著帝斯曼成功地從擁有廣泛業務結構的時代跨入了最大程度追求可持續發展和贏利性增長的「新」帝斯曼時代。充分利用自身在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領域的獨特專長抓住增長機會,正是帝斯曼的雄心壯志之所在。

    帝斯曼設立了2013年雄心勃勃的盈利目標: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達到14-16億歐元,已動用資本回報率大於15%。同時,帝斯曼還設立了2015年一系列的銷售目標:帝斯曼在高增長經濟體市場實現的銷售額占銷售總額比例從當前的約32%增長到近50%;中國銷售額實現翻番,總額超過30億美元;來自創新的銷售額占銷售總額比例從2010年的約12%提高到20%。公司通過併購與合作強化每年5-7%的有機銷售額增長率。帝斯曼堅信,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的價值驅動力。帝斯曼擁有獨特的優勢,能抓住整個價值鏈上的新機會。帝斯曼計劃其80%的創新產品線為生態+產品,預計到2015年生態+產品實現的淨銷售額占淨銷售總額比例從現在的不足35%提高到50%。

    新戰略憑藉四大驅動力:高增長經濟體、創新、可持續發展、併購與合作推動帝斯曼旗下業務在全球各個區域市場的增長。同時為了實現增長,帝斯曼將通過組織與文化的轉變成為靈活應變、真正國際化的公司。帝斯曼還將加強區域業務的發展。    

    對於新的公司戰略,帝斯曼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謝白曼先生表示:「對過去五年中帝斯曼『願景2010』戰略所獲得的巨大成功,我深感自豪。帝斯曼已經實現了絕大部分目標,更重要的是,我們已向全世界證明,我們為公司未來的長遠發展做出了正確的決定。隨著我們向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專業公司轉型的基本實現,我們將集中精力,專注於增長。隨著公司跨入這個令人興奮的新階段,我堅信,帝斯曼的22,000名員工將全力以赴,實現我們的新目標。」

    「新戰略對於帝斯曼在中國的發展意義重大」,帝斯曼中國總裁蔣惟明博士強調:「除了有機增長,併購和合作以外,未來五年帝斯曼預計在中國投入10億美元用於新的投資項目,包括建設新一代的第二條己內醯胺生產線,建立領先的新抗生素原料工廠,進一步擴大在中國的預混料網絡並繼續在材料科學領域的擴展。帝斯曼還將在中國設立新的創新中心。我們將進一步強化本土管理團隊,強化本土決策力,全面融入中國本土市場。我們對於完成2015年中國銷售額超過30億美金的目標充滿信心。」    

    新戰略四大驅動力

    •高增長經濟體:從「對外擴展」到真正國際化

    帝斯曼致力於加速實現在高增長經濟體的增長。帝斯曼期望高增長經濟體淨銷售額占公司淨銷售總額的比例能從當前的32%提高到2015年的50%。從現在到2015年,帝斯曼的總體增長中,預計將有超過70%來自高增長經濟體。帝斯曼將繼續密切關注中國市場,並計劃到2015年在中國投入10億美元,從而實現中國市場銷售總額翻番,達到30億美元以上。

    •創新:從「創建機器」到加倍產出

    帝斯曼將通過進一步深化創新以創造價值。除了地區性的研發中心之外,帝斯曼還將在中國和印度設立新的創新中心。這一舉措將進一步加快帝斯曼的創新步伐。雄心勃勃的新目標已經確立,即到2015年,將來自創新的銷售額(過去五年內引入的新產品和新應用)占銷售總額的比例從當前的12%提高到20%。

    •可持續發展:從企業責任到業務驅動力

    帝斯曼堅信,在未來的幾十年中,可持續發展將成為決定成敗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的價值驅動力。帝斯曼擁有獨特的優勢,能抓住整個價值鏈上的新機會。帝斯曼計劃其80%的創新產品線為生態+產品,預計到2015年生態+產品實現的淨銷售額占淨銷售總額比例從現在的不足35%提高到50%。

    •併購與合作:從業務結構轉型到專注增長

    帝斯曼未來將專注於以市場為導向的有機增長,並通過併購和合作強化這一增長。帝斯曼公司將參照嚴格的戰略和財務標準開展潛在的併購或合作。

    為了實現雄心勃勃的增長目標,帝斯曼將通過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的變革,成為一個靈活應變、真正國際化的公司。帝斯曼將加強區域業務的發展,各董事會成員將分別肩負各區域的增長和協同發展的職責。帝斯曼抗感染、帝斯曼工程塑料和帝斯曼纖維中間體各業務集團的總部也將遷至亞洲,從而更靠近其重要市場和客戶。帝斯曼生物醫藥的總部將遷至美國。

    業務群戰略

    •營養業務群:持續價值增長

    在過去幾年成功的價值創造基礎之上,帝斯曼營養業務群將專注於進一步提高盈利質量,均衡全球經營活動的規模和範圍。為此,帝斯曼營養業務群將加強核心業務,同時開發新的業務領域。該業務群將專注於結構性成本改善,利用成功的因地制宜和創新戰略,擴張預混料供應網絡,並尋求併購與合作機會。營養業務群預期銷售增長較GDP增長高2%,可持續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水平從20%提高到23%。

    •製藥:以合作促增長

    由於製藥行業的不斷變化,帝斯曼製藥業務群面臨一定的挑戰。帝斯曼抗感染部成功解決了關鍵問題,並實現了業務轉型。為了拓展獨特的技術優勢,帝斯曼正在中國建設一家行業領先的新6-APA工廠,該工廠將降低該業務對外部市場盤尼西林供應的依賴度。帝斯曼抗感染部正在自己的業務範圍內開發具有更高附加價值的特色產品,而且現在已經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增長。然而,帝斯曼仍堅信,通過在亞洲建立聯盟或合作夥伴關係,帝斯曼抗感染部的增長和利潤水平能夠實現更快速的提高,公司也正在積極尋求這樣的機會。由於客戶越來越關注成本,尤其是處在醫療預算的壓力之下,帝斯曼醫藥產品部的業務環境面臨挑戰。同時,市場正逐步向通用藥和高增長經濟體傾斜。尋求合作夥伴的戰略,尤其是在亞洲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能夠幫助帝斯曼醫藥產品加速增長,是提高業績的最快捷的途徑。帝斯曼期望到2015年,製藥業務群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能回升15%-20%。

    •性能材料:通過可持續的、創新的解決方案實現增長

    受到市場需求的驅動,如客戶和終端用戶對更強、更輕的材料以及環境友好型塗料的需求,帝斯曼性能材料業務將持續關注高性能、生態+解決方案。性能材料各項業務都在各自的細分市場確立了堅實的領先地位。在這些細分市場上,帝斯曼將通過併購與合作,增強並擴大自己的領先優勢。高增長經濟體將帶來強勢的銷售增長。由於大部分創新都以可持續發展為先決條件,性能材料業務群逐漸成為該領域的先鋒。帝斯曼預期,到2015年性能材料業務群的銷售增長率將達到GDP增長率的兩倍,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將超過17%。

    •聚合物中間體:加強向下游帝斯曼工程塑料的整合

    聚合物中間體擁有獨特的強勁開發潛力,包括其在全球市場的地位、在中國牢固的合作夥伴關係、卓越的業績表現以及領先的技術優勢,能夠滿足帝斯曼工程塑料在三個主要地區不斷增長的、靈活的供貨需求。通過向下游整合,聚合物中間體的市場和技術地位將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時惠及帝斯曼工程塑料。通過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建設新一代的第二條生產線,帝斯曼期望到2014年該業務群在中國的產能實現翻番。同時,帝斯曼還將通過合作和合資的方式,有效控制風險和資本密集度。帝斯曼預期在一個周期內將該業務群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提高到約14%。

    •新興業務領域:開發新的增長平台

    新興業務領域建立於五年前,旨在整合帝斯曼在生命科學與材料科學領域的優勢與合力,拓展新的增長平台。有兩個新興業務領域發展良好,並且已經發展成為兩個大的業務組織,即:帝斯曼生物基產品和服務(原「白色生物技術」)和帝斯曼生物醫藥。這兩個新興業務領域都將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另一個新的新興業務領域,即帝斯曼高級塗層也將成立。帝斯曼制訂了雄心勃勃的增長目標,到2020年,新興業務領域的營業額預計將達到10億歐元。

    在新的戰略周期里,帝斯曼對當前的核心業務將不會採取任何重大的剝離舉措。

更多其他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其他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其他相關數據

更多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其他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