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央行宣布加息
中國央行在春節收假的第一天宣布加息0.25個百分點,人們普遍認為此舉的目的在於抑制不斷加劇的通貨膨脹,尤其是要控制住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農產品價格,只有這樣中國的穩定才能保證,經濟才能保持長期健康地發展。
評論:通過連續地加息,我們終於認識到為確保社會穩定,中央政府會不惜一切代價來控制通脹水平,即或是未來可能面臨經濟硬著陸也在所不惜,因為社會穩定才是國家發展的基礎。但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加息不大可能成為一次孤立的事件,這一方面是中國的地位在加強,另一方面是經濟全球化之後世界聯繫得更加緊密。
回顧一下近幾個月內,新興市場都在經受通脹的煎熬,所以各國都一致採取了加息對策,比如:巴西目前利率已達11.25%。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美國為首的已開發國家雖然採取的是寬鬆的貨幣政策,但通脹水平均卻較低,這是全球經濟結構失衡的有力佐證。要改變當前狀況,一方面已開發國家要縮減消費,另一方面新興國家要減少出口,即或是這樣,美國債券市場長期利率仍在不斷上漲,顯示未來美聯儲仍有加息的可能,因為如果不加息,可能面臨大量資金流出之風險,同時通脹也會不期而至,這與美國啟動經濟之初衷是背道而馳的。
作為外向型的絲綢行業,未來將會受到很大的壓力,一方面加息之後企業資金成本會增加;另一方面在中國進行結構性調整的初期,資金相對於產能而言仍然處於緊缺狀態,所以今年提供給行業的資金總量肯定會下降;還有由於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都要調整結構,所以出口需求會處於下降水平。總之,今年價格的壓力會很大!
二、棉花期貨大幅收跌
據紐約2月3日消息,ICE棉花期貨周四大幅收跌,盤中走勢震盪並一度觸及紀錄高位,但隨後的獲利了結和ICE美國採取措施抑制投機活動令市場下滑。
此次棉花期貨大跌自2010年12月早期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棉花期貨自1月中以來已上漲約30%,最近一波歷史性漲勢推動棉花價格升至約150年來最高水平。
ICE基準3月棉花合約下跌4.36美分,收報每磅1.7186美元,盤中處於每磅1.7122美元(跌停位)至每磅1.8122美元(漲停位)的寬幅區間內波動。
初步數據顯示,總成交量大約為50,500手,為2個半月以來最高,較30日均值高150%。
點評:作為絲綢的比價商品,棉花走勢歷來是絲綢人所關注的,關鍵是這次美國期棉的大幅下跌並不為市場本身原因,而是受到美國監管機構限制投機的嚴厲措施所致,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