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電工電氣行業分析報告 >> 十一五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結構變化簡介

十一五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結構變化簡介

2011-03-18 10:49:0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累計完成3.72萬億美元,出口額從2005年的4267.5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9334.3億美元,5年間增長118.7%,年均增長率為17%。

    高新技術產品占比不斷提高

    「十一五」期間,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占外貿出口比重從「十五」末期的28.6%增長到31.2%,高新技術機電產品在機電產品出口中的占比達到52.8%,比「十五」末期提高2.5個百分點。高技術含量的機電產品出口大幅增長,在「十一五」期間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成為這一時期機電產品出口增長和結構優化的主要拉動力,如中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ARJ21-700飛機首次批量出口到西方市場;液晶電視出口已經幾近完全取代傳統CRT電視,出口額占比已達九成;中國自主品牌的小轎車已開始出口德國、義大利等國,表明我國汽車的技術性能和安全性能已接近或達到國際高端市場要求。太陽能電池出口異軍突起,發展迅猛,在後金融危機時代搶占了綠色能源發展的國際制高點。

    電子電器產品仍為我國第一大機電出口類別,但增速放緩,占比下降

    1.總體情況。「十一五」時期,包括家電及消費類電子、通訊產品、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零部件、電子元器件等在內的我國第一大類出口產品電子電器的出口額從「十五」末期的2748.2億美元增長到「十一五」末期的5424.5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15%,略低於機電產品出口均速,占比由「十五」末期的64%下降到「十一五」末期的58%,但仍為我國第一大類機電出口產品。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零部件出口額從「十五」末期的剛越過1000億美元大關增長到「十一五」末期的1800多億美元,增量最大,但由於基數已經較大,年均增速較緩僅為12%,家電及消費類電子出口明顯增長乏力,年均增幅僅為8%,但通信設備及零件、電子元器件、電工器材增長較快。

    2.電信設備出口已形成國際競爭優勢。我國電信設備出口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起步,「十一五」期間出口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通信設備及零件出口額從近500億美元增長到超過1000億美元大關,年均增幅為18%。以華為、中興等為代表的中國電信設備製造企業已發展成為居世界前列的跨國企業集團,產品已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並已進入跨國公司長期占據的歐美高端市場,而且自主創新能力迅速提高,在眾多核心技術領域逐步從跟隨者轉變為行業領先者。在通訊終端產品領域,我國已成為世界手機生產、出口基地,手機產量已占全球產量的一半以上。

    3.電子元器件出口快速增長,太陽能電池表現搶眼。電子元器件行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十一五」出口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23%,目前主要電子元件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已超過50%,國際市場占有率也超過30%;電容器、電阻器、電子變壓器、磁性材料、壓電石英晶體、電聲器件、微特電機、光纜、印製電路板、鋰離子電磁和太陽能電池的產量已居世界首位。其中尤為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由於國際市場能源價格飆升,歐美許多國家把太陽能作為重點發展的新能源產業,國際市場需求迅猛發展,而我國國內市場發展緩慢,空間狹小,促使出口迅猛增長,太陽能電池等光伏產品成為我國出口新的增長點,2010年我國太陽能電池出口達到202億美元,比上年增幅高達183.98%。

 4.電工器材出口增長引人關注。受益於基礎工業門類齊全、國家產業振興規劃和投入增長的推動,包括變壓器、電線電纜、通斷電路保護裝置等在內的電工器材在「十一五」期間出口高速增長成為我國出口大類,出口額從255億美元增長到658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21%。被稱為製造業「血管」與「神經」的電線電纜業,在電力工業、軌道交通建設、造船工業和通信產業快速發展的拉動下,產業規模迅猛發展,帶動出口量快速增長,使我國躋身於世界電線電纜出口大國行列。

    交通工具出口實現歷史性飛躍,成為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第二大類

    1.總體情況。「十五」末期,船舶、汽車、鐵路機車等還不是我國出口的主要產品,經過「十一五」時期的開拓和發展,我國船舶、船用設備及其零附件出口額增長超過8倍,年均增幅高達52%;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額增長超過3倍,年均增幅高達25%,鐵道及電車道機車車輛出口更是成為近年交通工具出口的亮點,「十一五」末期出口額已達15.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0%。

    2.汽車出口在資質管理模式下健康快速發展。「十一五」時期我國汽車及其零部件的出口額從109億美元增長到329億美元,年均增長25%。就整車而言,「十一五」是我國汽車整車真正國際化的時期,雖然遭遇國際金融危機重創,但我國汽車整車(包括成套散件)出口仍然從15.94萬輛增長到56萬輛,出口額從15.33億美元增長到68.98億美元,但在高速增長的同時,我國汽車出口也出現了企業低價競銷、出口秩序混亂、出口市場不穩定的現象,為避免汽車出口重蹈摩托車覆轍,國家在2007年對汽車出口企業實行出口資質管理,成效顯著。「十一五」時期我國汽車整車單價從不到1萬美元增長到1.23萬美元,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出口市場則由主要是發展中國家開始向高端已開發國家邁進。

    3.承接世界造船產業轉移,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船舶出口國。2002-2003年以來,受世界船市空前繁榮刺激,我國憑藉配套能力強、勞動力成本低、製造業體系完備等綜合競爭優勢,以加工貿易方式逐步承接世界造船業轉移,「十五」時期實現船舶出口起步,「十一五」時期實現騰飛。船舶、船用設備及其零附件出口額從50.5億美元增長到413億美元,5年間增長了8倍,年均增長率高達52%,是大宗出口商品中增幅最高的。三大主力船型,散貨船、油船和貨櫃船已具備自主開發能力,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也已實現突破。按新接訂單計算,我國已經超越韓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船舶出口國。

    4.鐵路裝備快步完成出口起步和騰飛。我國鐵路裝備出口在「十一五」的短短5年間快步走完了起步期和騰飛期。2004年前後,國家確定了推進鐵路技術裝備現代化「引進先進技術、聯合設計生產、打造中國品牌」的總體方針,在國家政策的推動和有關企業的抱團努力下,「十一五」期間我國鐵路裝備現代化通過成功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取得了重大進展,掌握了世界先進成熟的鐵路機車車輛製造技術,鐵路裝備出口實現了騰飛,2010年鐵道及電車道機車車輛出口額達到15.8億美元,產品已由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配件出口變為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內燃機車、客車、貨車、地鐵客車和動車組等整車出口,出口市場已增長到50多個,且進入了香港、巴西等高端市場,北車、南車兩大集團已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更多機電產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機電產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