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供貨緊張和需求旺盛,本歐洲馬來酸酐現貨價上漲了100歐元/噸(143美元/噸),達到創紀錄高價。
歐洲液態馬來酸酐現貨成交價在1800-2000歐元/噸(FD西北歐),打破了5周前創下的1900歐元/噸的歷史最高價。
固態現貨價也在1800-2000歐元/噸(FD西北歐),相當於2004年11月5日和12月24日期間的創紀錄高價。
ICIS於1999年11月17日開始記載馬來酸酐的價格。
有些生產商看到現貨價高達2400歐元/噸,但這個價格不能代表普遍的市場價。現貨仍是時有時無,絕大多數的生產商把4月份留下的貨都賣出去了。
據了解情況的人說:「馬來酸酐市場的貨相當緊缺,因為薩索爾-亨茨曼公司在德國穆爾斯的6萬噸/年裝置的供應不可抗力至今仍未解除。」
有幾個消費者說:「訂貨已被取消,其它的供貨商也沒有足夠的貨滿足我們的需要。」
穆爾斯裝置的供應不可抗力是在2011年3月4日生效的。根據薩索爾-亨茨曼在2011年3月7日給用戶的信件,不可抗力是因為4.5萬噸/年反應器開車期間出現了「預料不到的問題」。
穆爾斯裝置準備擴能到10.5萬噸/年銘牌能力,原打算在2011年1月投運,但因技術問題,開車推遲了。
在薩索爾-亨茨曼公司的供應不可抗力前,由於巴斯夫在比利時弗呂的11.5萬噸/年馬來酸酐裝置關閉,2009年第四季度以來,歐洲馬來酸酐市場已出現結構性供貨緊缺。
雖然薩索爾-亨茨曼解除不可抗力沒有正式的日期,但公司希望能在4月份恢復生產。
絕大多數生產商認為,由於薩索爾-亨茨曼裝置停車,馬來酸酐市場供貨緊缺的情況要持續到二季度末。
更多酸酐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酸酐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