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毛主席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鬥爭真理,到目前開展得如火如荼的鄉鎮市場開發。讓塗料企業看到了市場新的增長點。如今巴德士、嘉寶莉等紛紛加入鄉鎮市場的圍城圈地運動中來。據有關部門測算,我國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994年的9235億元增長到2004年1.98萬億元,1萬億元的增量台階用了10年的時間;而自2004年起,只用了不到4年的時間,就邁上2007年2.88萬億元的新台階;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增加至5萬億元,甚至超過預期。
目前中國有1.2萬個小村鎮,當地家庭收入與消費和城市距離已經開始拉小,甚至相當一部分已經超過城市,他們當中主流消費群體平均月收入達1400元的有4300萬個家庭,達3800元的有3500萬個家庭。然而鄉鎮是否就是誘人的蛋糕呢?
鄉鎮市場肯定不是地獄。鄉鎮市場對塗料的認知是跟當地的經濟水平密切相關的。在經濟發達地區鄉鎮只是行政級別劃分,其經濟水平已經超越內地一些縣級城市;在內陸的鄉鎮也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決定了裝飾裝修材料的接受和使用程度。當我們走到一些鄉鎮市場看到一些淨含量不足四公斤,很陌生名稱的塗料產品時讓我想到了三四線塗料企業的一個退守。在八九年前塗料品牌還未凸顯時,所有產品在省會零售市場都能有一席之地;隨著品牌意識的強化,塗料品牌的樹立,國內外知名塗料逐步占據了大中城市的銷售主導地位。三四線塗料品牌的店面逐漸在大中城市消失,二三級市場還有一席之地。
目前鄉鎮市場分為兩類,一類是經濟發達地區的鄉鎮,我們已經看到知名塗料品牌已經入駐。一類是經濟欠發達地區,還處於魚目混珠的狀態。這讓我想起了在一位朋友聊天時開玩笑時的說笑:「你們吃大魚大蝦,我們總得撈點米蝦吃吃哈」。現在國內塗料企業紛紛加入到鄉鎮開發的大軍。真不知道是大魚大蝦吃膩,想吃米蝦了,還是大魚大蝦撈不到了,加入撈米蝦的行列來了。
然而,塗料企業也要考慮農村市場與城鎮市場的區別,畢竟在環境和人文特色上還是有所差異的。相對於城市,農民的生活更樸實,農村家庭裝修比率相對城市要低很多,家裡的房子,從新到舊大裝修次數不會多於二次,一般只裝修一次,然後只做些簡單的保養,這就對塗料色彩能否保持長久的鮮亮提高了要求,也考驗了塗料產品的附著力性能。塗料企業的產品性能要更符合農民家庭特色,更貼進農民的生活習慣,讓農民切實體會到產品的實用性和價值感。
雖然近些年,我國農村發展迅速,但是發展不均衡,貧富差異大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大特色,還有很多農民的生活沒有達到平均水平,這就使得他們不去購買價格較貴的塗料產品,所以塗料企業在進軍農村市場的同時,要充分考慮這一因素,推出多檔次產品,讓農民在購買塗料時有更多選擇空間。也使自己的塗料產品得到更大的市場份額。
事實證明,農村市場確實是一塊巨大的「肥肉」,同時也是塗料企業開拓市場的一次巨大挑戰。無論是針對農村市場的產品,還是推廣方法,都是不同於以往的,這就要求,企業和塗料營銷者們都要具有創新意識,更要體會村民不同於城市居民的思維方式,且根據農民不同的收入層面,打進自己的塗料產品。讓農民朋友認識到品牌塗料產品的優良性能以及對身體健康的重要,相信塗料企業終能打開農村市場的這扇大門。
更多塗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塗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