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漲價、行業標準提升、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消費者日漸成熟,家居建材領域的企業共同身處一個路口,暴利時代將終結,微利時代腳步來臨。利潤下降的同時,如何繼續擴大企業規模、提高銷售份額、打造品牌影響力,為了相同的目標企業們上下求索。
向三、四級市場要利潤搶占終端資源
強化地板可能是引發微利「多米諾效應」的第一張牌,價格越來越透明、代理商利潤越來越稀薄,每到「五一」、「十一」促銷期,空前激烈的「價格戰」讓人眼花繚亂。但很多強化地板代理商告訴記者,別看單子不少,利潤率實在不高。三五年前強化地板還占市場絕對優勢,雖然價低但銷量高也有錢賺,隨著消費者對多層實木地板、實木地板的消費轉向以及競爭的白熱化,保持、超越原有的戰績難上加難。
於是,就有地板行業資深營銷人士分析,三、四級市場的空缺還非常大,這也是眾多地板企業未來搶占市場份額的主要方向。德爾地板華北地區營銷總監王先生就告訴記者,德爾看好天津武清、薊縣、寶坻等區域,尤其要在2010年房地產銷售面積顯著占優的武清區積極布局,而布局形式則以代理店、直營店全面開花。同樣的看法在不少衛浴品牌中也得到響應,看來一場關於三、四級市場的布局搶奪戰將會在2011年前後表現得更加激烈。
向營銷模式要利潤多元渠道打開市場
跟飲料、食品、日化等快消品比起來,中國的家居建材行業起步晚,營銷手法比較稚嫩,但這毫不影響他們大踏步地成長,特別是櫥櫃、門等建材產品具有特殊性,更需要有良性的營銷渠道作為支撐。除了賣場、自營店、加盟代理等形式外,做體驗館、網絡營銷等形式也讓建材商家挖到了金子。例如以網絡營銷迅速打開知名度的TATA木門,不但嘗到了網絡的甜頭,如今又把戰場轉移到微博,董事長天天上網織「圍脖」,微博送門這樣的點子也層出不窮。實創裝飾、陽光力天裝飾等家裝企業,也設有網絡營銷部,以網絡專員24小時應答的形式實現網絡訂單,極大地爭取了80後消費者的關注。據介紹,這樣的網絡訂單在總營業額中占比可不小,而且還能爭取異地諮詢的客戶,已經被很多商家視為是與實體店、賣場店等量齊觀的營銷渠道了。與房地產開發商合作進行精裝修配套、聯合上下游企業做集中採購,家裝領域可以開拓的盈利模式太多了,誰發現了新渠道,誰就能發現富礦。
向產品創意要利潤提高自身附加值
中國是家具生產大國,但是中國家具產業大而不強,還處在規模不經濟的發展階段,企業自主品牌比重偏低、大部分產品走的還是中低端路線,單品利潤很低,而塗料、皮革、木材、人工等在內的各類綜合成本不斷上升,導致家具企業普遍處於微利邊緣。
對此很多家具代理商告訴記者,拋棄單純依靠成本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發展思路,走差異化品牌之路將是家具企業未來提高利潤率的關鍵。如何將產業前置,從裝修設計時將家具導購併入其中?如何引導消費者購買傾向,讓創意、設計等附加值也能叫價?家具企業苦尋良方,聘國際設計大師、收購國際家具企業,四處出擊,但是就跟中國足球之崛起不能靠滿場外援一樣,也許讓中國設計儘早進入國際化視野才是正路。
更多塗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塗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