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石油石化裝備製造已經形成門類較齊全、規模較大、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產業體系,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業產權的科技成果被應用到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領域,並已連續兩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的裝備製造大國。這些成果都為中國實現製造強國的夢想打下了基礎。而能否實現由大到強的華麗轉身,關鍵在於我國石油石化裝備製造能否在高端市場、自主創新、國產化等方面實現新的技術突破。
在5月底舉辦的中國石油和化工裝備產業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高度肯定了「十一五」期間我國石油石化裝備製造業取得的長足進步,提出「十二五」期間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中國裝備製造業要力圖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
搶占高端裝備市場
目前正處於世界經濟復甦的關鍵時期,中國的石油和石化行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迫切需要石油和化工裝備產業進一步提高技術水平和製造能力,為提高石油和化學工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
未來五年,我國石油石化裝備行業將重點著力發展高端產品,以差異化、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技術引領發展。目前,我國已將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節能環保設備等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行列,將成為裝備製造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持續提高陸地開採設備和管道輸送、天然氣液化儲運裝備技術製造能力的基礎上,將大力開發海洋油氣設備的製造和生產製造。
在中國石油和化工裝備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表示,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是實施海洋發展戰略、培育壯大海洋經濟的重要支撐。海洋工程裝備處在石油和化工裝備產業鏈的上游,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關聯性與帶動性強。「十二五」期間,我國海上油氣田開發工程建設投資預計2500億元至3000億元。
李勇武建議石油和化工裝備產業要圍繞勘探、生產、加工、儲運、服務等環節,發展大型高端化和智能化的海上作業與輔助服務裝備、特種資源開發裝備、大型海上結構物、海下系統以及關鍵設備系統,推進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裝備、海底礦產資源裝備、海洋監測設備的研發和創新,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在重大技術裝備領域這一比率更低,特別是高新技術裝備、微細加工設備幾乎全部依靠進口,裝備中技術含量高的相關配套產品也大量依靠國外供給。
我國石油鑽采設備在世界石油裝備市場上已占有一席之地,但與國際先進位造技術相比,我國煉油化工裝備還有較大差距,大型石化裝置中許多關鍵設備仍依賴進口。行業高端裝備和製造技術大都依靠進口,成為裝備製造行業轉型升級的主要瓶頸之一。只有大型成套裝備實現國產化和自主化,才能從根本上擺脫對國外技術與大型裝備的依賴,進而促進石油石化工業健康發展。
在2010年10月發布的《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石化裝備製造業要以重點建設工程為依託,以千萬噸級煉油、百萬噸級大型乙烯等成套設備,以大型離心壓縮機組、大型容積式壓縮機組關鍵泵閥等為重點,推進重大石化裝備國產化與自主化。
據中國化工機械動力技術協會副會長孫騰良介紹,「十二五」期間將新建乙烯裝置700萬噸至800萬噸,裝備製造業在滿足乙烯工業發展需求的同時,提高百萬噸乙烯裝置成套設備質量和運行穩定型,國產化率將由目前的80%左右提高至90%。
「綠色製造」將成新亮點
為了加快節能減排,我國宣布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與2005年相比要下降40%至45%。石油石化行業是能耗大戶,尤其是合成氨、電石等高耗能產品,能源成本已占到產品成本的70%以上。石化產業的廢水、廢氣等污染物排放,在全國工業領域分別居第一、第四位。
節能減排是「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石油石化行業節能減排潛力巨大,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強。依靠自主創新,突破能源、資源、環境對行業發展的制約,以重大環保技術和裝備的研發應用為重點,通過科技創新推進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本質安全型的發展方式轉變。
在環保方面,要重點解決「三廢」綜合治理。其中,油田鑽井廢棄物處理處置技術與成套裝備、廢油再生基礎油成套設備、二氧化碳生物轉化清潔能源技術裝備等節能環保設備,都是「十二五」期間研發推廣的重點。
我國石油和化工裝備產業「大而不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成為行業必然選擇。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國石油石化裝備製造業應抓住「十二五」期間新的發展機遇,緊跟世界先進技術,大力發展高端製造,儘快實現由跟蹤模仿向自主創新發展、從單一產品向系統集成發展、從價格競爭向品牌競爭發展,謀求「十二五」期間更大的跨越式發展。
力推裝備國產化
與已開發國家石油石化裝備產業相比,我國裝備製造產業生產力水平不高,仍存在大型骨幹企業較少、自主創新能力較弱、工藝與裝備開發脫節、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集中度低、技術創新體系有待完善等問題。這些問題都為推行國產化增加了不少難度。
目前,石油和化工行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裝備僅占1/3,國產裝備的國內市場滿足率不到60%。
更多石油石化裝備製造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石油石化裝備製造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