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便攜筆記本淡化了傳統筆記本對性能的追求,轉而強調便攜性、超低價格、隨時隨地暢遊網際網路,而英特爾也專門為超便攜移動平台開發了迅馳凌動處理器Atom,在這些因素的促動下,超便攜筆記本市場已經由之前的「一枝獨秀」發展到如今的「百花齊放」。
那麼,超便攜筆記本市場的發展前景如何呢?以下ZDC從市場發展現狀、競爭對手分析、市場驅動因素、市場制約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
超便攜筆記本市場發展現狀
品牌現狀:PC四巨頭全部入局
在超便攜筆記本市場繁榮的同時,競爭也不可避免。早在2007年年終,華碩便推出了易PC,開始引領超便攜筆記本的走勢,很快其他的PC廠商也紛紛跟進。
惠普、宏碁、聯想也加入競爭行列,一時間幾乎所有的國內外PC廠商都加入了超便攜筆記本的戰團。9月份,戴爾也正式公布了首款超便攜筆記本,這也意味著戴爾繼聯想之後正式加入超便攜筆記本市場的競爭,標誌著全球前四大PC巨頭已經全部入局。
產品現狀: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
在超便攜筆記本市場上,各大廠商積極布局。華碩在2007年10月推出了7英寸Eee PC,2008年4月推出2代8.9英寸Eee PC,6月推出10英寸的Eee PC。惠普推出了首款HP 2133Mini-Note筆記本。宏碁也推出了Aspire One低價超便攜筆記本。
在經過了大半年的醞釀後,聯想在2008年8月份發布了IdeaPad S9、S10兩款超便攜筆記本。繼聯想之後,戴爾也發布了首款超便攜筆記本——Inspiron Mini 9。 至此,國際主流PC大廠中都已經開始銷售超便攜筆記本。
超便攜市場的火熱也使得一些中小級廠商紛紛加入,在碟機市場較有知名度的萬利達推出iPC;方正推出帶有把手和可更換外殼的Big1;擁有雄厚代工製造力量的技嘉推出了以可旋轉螢幕為最大賣點的M912;微星推出了10.2英寸的Wind筆記本;威盛發布OpenBook筆記本;英業達推出V10,堪稱是目前市場上價格最為低廉的超便攜筆記本。
在華碩易PC熱銷的帶動下,不少廠商紛紛加入超便攜筆記本陣營,不論是品牌廠商還是供應鏈渠道都在蠢蠢欲動。隨著英特爾、威盛、NVIDIA等上游晶片廠商核心處理器的發布,不僅惠普、宏碁、戴爾、聯想四大巨頭陸續跟進,AOC、海爾、萬利達等消費類電子廠商也欲分得一杯羹,一場超便攜筆記本市場之戰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