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國內水泥業出現一系列大規模的兼併重組,水泥業全國格局已經基本形成。中國水泥網資料顯示,東南地區有南方水泥,華南區域有海螺水泥、台灣水泥,華東地區有海螺水泥、南方水泥,華中區域有華新水泥,淮海經濟區有中聯水泥,京津地區有金隅水泥和冀東水泥,西北地區有中材集團、海螺水泥,東北地區有亞太集團、北方水泥,目前整合機會比較大的只剩下西南地區。
2012年1月4日,中金國際分析員羅煒、關雪發布研究報告稱,自2009年起,西南地區大量新增產能開始釋放,區域產能過剩情況比較嚴重,集中度進一步走低,競爭壓力不斷增大,這使得水泥價格一跌再跌。
更值得關注的是,西南水泥市場集中度較低,2012年集中度或將會有較大提高。據西部水泥網統計,2011年四川省前10大企業市場占有率為40%,前三大僅占16%,最大企業為本地民營企業,規模僅為1200萬噸;重慶前三大企業市場占有率為27%,最大企業規模僅有800萬噸;貴州和雲南前三大企業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0%和18%。
「價格從450—500元/噸一路下滑,去年9月已經跌破190元,跌幅超過58%。」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冶接受《四川日報》採訪時表示,2011年的西南市場和2008年的華東市場有著太多的相同點,產能過剩、市場集中度低、市場混亂等困擾著西南水泥企業的發展。
數據顯示,受需求下滑和價格回落的影響,2011年下半年水泥板塊累計下跌43.29%,目前板塊市盈率僅為8倍,處於歷史底部。2011年12月份以來,冀東水泥、青松建化和華新水泥的產業資本相繼發布大股東增持公告,增持比例分別為5%、0.13%、1.74%。
值得關注的是,水泥業「大佬」中國建材成立西南水泥有限公司,意欲整合西南水泥市場。
更多水泥業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水泥業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