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出口木製品、木家具的檢驗檢疫類別為P/Q,報檢產品監管的重心仍集中在傳統的檢疫性項目(有害生物、禁止進境物、活蟲、土壤、種子等)上,未向注重商品檢驗監管的安全、衛生、環保項目轉移,安全、衛生、環保項目的控制僅體現在企業的日常監管和年審中。可見,企業作為質量責任第一人,亟需建立一套自我把關、有效保障產品質量的管理體系。
為了加強對木製品、木家具安全、衛生、環保項目的管理,積極應對國際、國內市場對木製品、木家具產品質量日益提高的標準和要求,相關企業必須結合《有關國家和地區木製品、家具產品甲醛、重金屬、阻燃等項目的技術法規和標準》和《進出口家具檢驗規程》及輸入國的標準和技術規範的要求對所有出口木家具所涉及到的安全、衛生、環保項目進行制度化管理,並在日常工作中重視以下幾方面內容:
確保標準及時收集
近幾年,已開發國家經常變化技術標準使得相關企業的產品出口處於被動地位,因此,作為木製品、木家具出口企業一定要及時收集最新標準。要確定主管收集標準的部門(貿易部或品管部),靈活採取收集方法(通過客戶、網際網路、官方網站等),建立檔案,並及時對標準進行更新,確保出口產品符合輸入國的要求。
確保培訓到位
培訓是知識更新和提高員工業務素質的重要手段。企業需有效運行ISO9000質量體系,對每年年末或年初的人員培訓做出計劃。木製品、木家具出口企業,應將安全標準和技術規範的學習納入培訓計劃中,使相關人員尤其是採購人員、質檢人員及時了解到最新的要求和基本判定方法,以此提高員工的質量安全意識。
把好採購關
企業應結合採購控制環節,將安全、衛生、環保的要求加入到供應商評價選擇體系中。
具體做法:一是優先選擇有相關認證的規範企業,比如通過ISO9000及ISO14000認證等;二是選擇一些國際國內的知名品牌;三是對於沒有相關認證的企業,要求採購人員必須實地考察,並要求供貨方提供有資質的第三方測試報告。
把好檢驗關
要通過建立有效的質量檢驗把關制度確保質量部門協同業務部對訂單原輔料所可能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質進行風險分析。如,所有非實木類木製品、木家具,必須進行甲醛釋放量的檢測;涉及軟體家具的產品要進行防火阻燃檢測;使用油漆的要進行重金屬檢測等。
並在檢驗過程中做到以下幾個注意點:一是了解分析單個合同的進口國法律法規以及貿易合同中檢測項目及標準,合同簽訂部門應要求籤約方註明安全項目的要求;二是抽取代表性樣品送有資質的實驗室進行檢測;三是對達不到要求的成品堅決把住出廠關。
更多木製家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木製家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