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橡膠助劑起源於1952年,至今走過了60年的發展歷程。2010年中國橡膠助劑產銷量躍居全球首位,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世界橡膠助劑看中國」已成定局。
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輪胎工業開始東移,全球十大輪胎企業相繼在中國境內落戶,這些企業對橡膠助劑的本土化需求也越來越明顯,部分輪胎企業對助劑的需求不再依賴進口。同時,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在大型骨幹生產企業而開始應用,規模化生產拉開序幕。
民營企業在與國有及合資企業的競爭中暫露頭角,短短十年間,20%左右的企業有了自營出口權。中國橡膠助劑生產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在源源不斷走向全球,與富萊克斯、朗盛等國際橡膠助劑巨頭同台競爭。自2002年至今,世界橡膠助劑產銷量格局發生了重大改變。
中國橡膠助劑產業逐漸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中國橡膠助劑優勢呈現
2000年以前,中國橡膠助劑產量僅為10餘萬噸,自2001年至今,中國橡膠助劑發展進入快速成長期,年產量平均以20.8%的速度遞增。
二、規模以上助劑生產企業發展勢頭強勁
進入21世紀,橡膠助劑生產企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產品集中度大幅提升。「十一五」末(2010年)銷售額1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2家;5億元以上的企業有 7家,比「十五」末(2005年)增長1倍;2億元以上的企業有20家,比「十五」末增長1.5倍;億元以上的企業有28家,工業總產值約136億元。
2011年,橡膠助劑工業總產值達到147億元,2億元以上的企業集中度達80%以上。可以預見,未來如江蘇聖奧、尚舜化工、科邁化工等排名前列的大型橡膠助劑生產商,將會主導國內乃至全球的橡膠助劑市場,成為全球輪胎生產企業的重要供應商。2011年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評選的「中國橡膠行業百強企業」中,橡膠助劑企業有15家入圍,凸顯了橡膠助劑企業強勁的發展勢頭。
三、具備全球影響力的橡膠助劑生產企業已成規模
近幾年全球輪胎工業的發展,特別是中國子午線輪胎的大規模生產,刺激帶動了中國橡膠助劑工業的發展。助劑生產企業在經歷了從觀念轉變,到研發機構的建立、產品的升級,逐步被國內外輪胎企業所認可。中國橡膠助劑的龍頭企業也在全球橡膠市場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企業都已成為全球橡膠助劑行業的中堅力量。
更多詳細信息請參考中國報告大廳《2011-2016年中國橡膠助劑行業當前現狀及未來趨勢發展預測報告》
中國橡膠助劑行業起步晚、工藝技術相對落後、環境污染問題還很突出。因此,中國橡膠助劑的發展壯大,還需要更多的技術創新投入,建立企業自己的研發中心和地方省市級的技術中心,提升行業整體水平。
首先,技術創新是橡膠助劑企業成功的法寶。
「十一五」期間,中國加大了助劑大品種的開發力度,目前橡膠防老劑和橡膠促進劑生產企業的產銷量在全球已占據主導地位。縱觀國內外大型橡膠助劑製造商的成功經驗,其核心都離不開領先的技術。例如,首諾富萊克斯的不溶性硫磺,以其穩定的質量和先進的製造技術領跑全球;江蘇聖奧的防老劑4020,以其獨特的製造工藝穩居該品種市場的主導地位等等。
其次,提升橡膠助劑檢測的國際化水平。
2011年,中國橡膠助劑企業會員單位有100餘家,在這些企業中建立企業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的僅占10%,國內絕大多數企業由於缺乏資金和專業技術人才,始終處在低水平狀態。而國內外大型輪胎企業對產品要求除常規檢測項目外,純度指標也是必檢項目,因此引進先進的檢測設備和高技術人才是國際化競爭的必然趨勢。自2007年起,國內橡膠助劑企業已相繼建立起應用實驗室和化學檢測實驗室。
更多橡膠助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橡膠助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