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 露天礦運輸作業是采裝作業的後續工序,其基本任務是將已裝載到運輸設備中的礦石運送到貯礦場、破碎站或選礦廠,其中的岩石運往廢石場。此外,還承擔著露天生產中的輔助運輸任務,即將生產過程中所需的人員、設備和材料運送到工作地點。
在露天開採過程中,運輸作業占有重要地位。據統計,礦山運輸系統的基建投資占總基建費用的60%左右,運輸的作業成本約占礦石開採成本的30%~40% ,運輸作業的勞動量約占礦石開採總勞動量的一半以上,因此運輸作業的方式與運輸系統的合理性將直接高壓微粉磨影響露天礦生產的經濟效益。
露天礦可採用的運輸方式有自卸汽車運輸、鐵路運輸、膠帶運輸機運輸、斜坡箕斗提升運輸以及由各種方式組合成的聯合運輸,如:自卸汽車¾鐵路聯合運輸、自卸汽車¾膠帶運輸機聯合運輸、自卸汽車(或 鐵路機車)¾斜坡箕斗聯合運輸。
目前,露天礦排岩技術與廢石場治理方面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採用高效率的排岩工藝與排岩設備,氣流式烘乾機提高排岩強度;
(2)提高堆置高度,增加廢石場單位面積的排岩容量,提高廢石場的利 用率,減少廢石場的占地面積;
(3)適時進行廢石場的復墾,減少廢石場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更多露天礦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露天礦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