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促進劑的產能也趨於飽和。但與防老劑不同的是,防老劑已經實現了技術的升級換代,國內外產品不相上下,而促進劑還沒達到這個程度。促進劑雖然生產規模很大,但絕大多數企業在技術上還是走傳統路線。
目前,國產促進劑在市場上占據優勢,主要原因基於,一是國外企業只是部分技術先進,有些方面的技術他們也不成熟;二是國內企業普遍採取低價格策略,低價競爭導致國外企業紛紛退出市場。
忽視環保的企業面臨困境
由於促進劑的技術門檻低,很多偏遠地區的小企業紛紛進入。但是,從今年情況看,有些小企業開始出現倒閉,原因是利潤下滑和環境壓力過大,尤其是各地開始重視環保,小企業不得不開始治理污染,成本普遍越來越高。
杜孟成對輪胎世界網編輯介紹說,目前助劑行業由於小企業居多,其整體技術水平比較落後,此外,部分產品的工藝路線也相對落後。小企業規模小,成本高,配套設施不完善,在運營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斷增高的背景下,其競爭力變弱,抗風險能力也變弱。
「這個行業早期是劣品驅逐良品,現在則是良品打擊劣品。這也是諸多小企業相繼關門的原因之一。」杜孟成如是說。
據分析,助劑企業生存不下去的因素主要有三個:一是環保問題,企業沒有治理環境污染的能力,只好死掉;二是安全問題,由於配套設施不完善,有時一把火就能燒掉;三是綜合競爭力不強,被市場所淘汰。
而實際上,許多大助劑企業現在的境況也不太好。據悉,這主要是污染問題造成的。2008年金融危機後,國家對化工業放寬了政策,使得一些企業急速擴張,廠房、廠址的選址不甚合理,更沒有重視污染問題。現在環保政策一緊,企業不得不重做「環保功課」,許多問題一下子暴露了出來,導致企業面臨窘境。
更多橡膠助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橡膠助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