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網際網路應用行業分析報告 >> 2014年我國服務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4年我國服務業發展前景分析

2014-05-16 17:06:3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生產性服務業重點和薄弱環節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會議指出,要更多依靠市場機制和創新驅動,重點發展研發設計、商務服務、市場營銷、售後服務等生產性服務,促進提升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會議強調,要繼續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在抓緊落實健康、養老服務和信息消費等方面支持政策的同時,圍繞群眾迫切需要,採取有力措施,豐富文化、醫療、旅遊等服務供給,提高服務水平。使生活性、生產性服務業協同並進,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打造新引擎。

  毋庸諱言,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引發了中央決策者對創造就業、特別是為畢業生創造就業的擔憂。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速降至7.4%,去年第四季度增速為7.7%。目前,製造業的一些行業在與地區競爭對手的抗衡中處於不利地位,而愈加嚴格的環保法規也侵蝕了製造業企業的利潤。中央政治局此前開會討論中國經濟問題時也強調要加強發展實體經濟,點出了中國實體經濟「發虛」這個關鍵問題。

  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員表示,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之下,服務業已經成為了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的重要抓手。2010年7月國家發改委開始提出要研究推進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的政策,2011年10月,聯合十部門下發《關於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推進的重點,之後更是修改產業指導目錄取消眾多投資限制推動技術引進。同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於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明確要重點推進研發設計服務、智慧財產權服務、檢驗檢測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數字內容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生物技術服務八個領域的高技術服務業加快發展。而高技術服務業正是「中國製造」向「精細製造」轉型的關鍵。2012年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 538.4億美元,占全國總量的48.2%。當年12月,服務業就業增速實現了26個月以來的最快增長。2013年年底,服務業占比提高到46.1%,首次超過工業。今年一季度,中國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繼續提高到49%。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商品貿易位居全球第一大國的中國,服務貿易逆差也名列全球第一,在2008年首次超過100億美元後呈現持續擴大態勢,2013年達到1184.6億美元。今年一季度,服務貿易逆差繼續暴增至328億美元,同比增長21%,而同期商品貿易順差為404億美元。中國商品貿易總額和服務貿易逆差均居全球第一大國的態勢,真實反映了中國經濟的競爭力,以及中國企業正在做的努力。而主要原因在於,全球產業結構呈現出高增值環節正在向前端的研發設計和後端的營銷服務集中的態勢。

  事實上,美國的經驗也表明就業和產業升級主要靠服務業拉動。據中國報告大廳、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的全球自助服務終端行業市場深度調查與2014-2018年投資發展分析研究報告顯示數據顯示,當前的美國製造業勞工數量大致和70年前相同,但企業服務業就業成長了8倍,而服務業就業人口的增長無疑將從根本上促進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中國的服務業勢必也要走過這個歷程。不過,相對於生活性服務業,目前中國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後。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從目前我國服務業的發展來看,依然需要解決四大關鍵問題:一是市場開放問題。服務業要發展,離不開海外高素質人才、服務標準、資本和機構的引進,以起到鲶魚效應。當下中國服務業開放政策更多地體現在對上海自貿區、前海,以及對香港和台灣等地區的傾斜,而在全球多邊服務貿易協定(TISA)談判中過多負面清單的開列,恰恰反映了中國對服務業開放的保守心態。二是管制放鬆問題。儘管瓦森納協定約束了西方對華高技術出口,但本土服務業創業環境依然面臨著一系列管制政策。三是公共投入問題。中國的服務業難以得到快速發展,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政府對社保、教育、醫療、文化、環保和普惠金融等基本公共服務投入的低下,致使市場化的服務業難以在公共服務的基礎上延伸,導致「服務創造更多服務」正反饋規律難以發揮。四是中國產業升級的模式和重點也需要創新。目前國內談產業升級和創新,很多時候都是在談單個企業的升級、企業的創新,很少從產業鏈和產業集群角度來考慮整體升級和創新。在製造業升級時,能否在保留產業集群優勢的情況下進行創新?比如由過去單純的裝配轉向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從裝配生產發展到接單、設計、供應鏈服務、信息服務等。另外,在將部分低端環節主動向更低成本地區轉移的同時,也可以保留產業集群中的部分較高端的鏈條。

  事實上,決策層已經清醒認識到問題所在。今年以來,李克強總理已經三次在公開場合提出,要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優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和示範建設。3月21日,李克強總理在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會議上提出要「著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4月10日,李克強總理在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開幕式上的演講中再次強調,加快彌補服務業這塊「短板」,用稅收等槓桿來培育壯大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此次常務會為進一步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指明了方向。

  總之,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有利於加快推動工業轉型升級,促進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對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至關重要。不過,正如專家所言,中國經濟要回到正軌,關鍵是製造業的升級,也許升級後的製造業創造不了就業崗位,但製造業才是中國經濟升級版的物質技術核心基礎。過去中國製造業的利潤較高,稅費負擔可以承受,現在各種成本提高,製造業稅費負擔過重。要重振製造業,應該適當降低增值稅率,普惠製造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必須靠升級後的現代製造業帶動。

更多服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服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