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智能照明概念已然不像十多年前一樣「虛無飄渺」,似乎一夜之間,人們都在迫不及待地等著分享這塊誘人的蛋糕。作為照明行業市場的風向標,智能家居、智慧照明、智能控制等一系列產品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概念上,更是一整套完善的產品解決方案呈現在眼前。
智能照明應用依舊不溫不火,智能照明市場一直還未真正打開,一直在門口徘徊。那麼,2015年的智能照明話題為什麼那麼火?到底是熱炒舊概念還是迎來發展的春天,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中國稀土學會專家組專家、中國稀土協會光功能材料分會秘書長、上海照明學會理事吳虹。
企業要冷靜市場待整合
現階段,受智能照明概念熱炒的影響,資本市場大舉進入,一些小企業甚至「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上馬」,大企業面對低價惡性競爭市場始終無法突圍,已經出現傳統照明與LED固態照明市場兩敗俱傷的局面。吳虹認為,照明電器行業應主動進行優勢整合。行業整合應該是全產業鏈的配合,甚至是照明廠商與網際網路企業的配合,這樣才能讓智能產品概念不至於成為空中樓閣。
「小企業不要盲目進入,大企業要改善行業生態」,吳虹表示,缺乏創新讓國內的智能照明生產廠家始終在低端市場拼殺,高端市場則被巨頭把持。智能照明的本質是電子化和網絡化,不僅實現照明系統的智能控制,同時也是網際網路的一個入口,進而衍生更多高附加值的服務。
任何不先做好產品就談智能照明的行為就是耍流氓「跨界」在2015年同樣流行,行業之間、產品之間互相融合,企業謀變,甚至在熱炒的概念中迷失方向,不管是上游還是中游、下游的企業都開始試水智能照明市場。吳虹認為,智能照明趨勢是不可逆轉的,但是企業不能也沒必要全部湧向這片市場,「小企業專注產品,大企業用己之長」,智能照明的發展方向是在專業化生產基礎上的產業整合,專業化生產是燈具製造企業和控制器廠商的生存基礎。
LED要專業化,「術業有專攻」,所謂的「跨界」是要在自身產品品質可靠、先做強、擁有自己智慧財產權的基礎上進行,不能頭腦發熱、「有錢任性」,所以我們說,任何不先做好產品就談智能照明的行為就是耍流氓。
智能照明歸根結底是實現生態照明
現今智能照明的技術進步日新月異,LED經過十幾年的技術積澱,其應用前景已不斷被放大,各大廠商也已成為智能照明的擁躉,所以,技術問題已不再是阻擋智能照明前進的最大障礙。吳宏認為,相對於技術問題,我們更應該關心未來智能照明的需求問題,智能照明的未來肯定是向人性化方向發展,不管是其技術還是產品,都必須「以人為中心」,關注人本身的需求,實現「綠色照明、健康照明」,最終實現照明最根本的形態——生態照明。
因此,未來照明的前景必定是以LED、OLED等新型光源為搭載,為人提供舒適、安全、節能的「光環境」,生態照明正是基於這種需求,滿足絕大部分人心目中的「未來照明」。
2015年智能照明去哪兒
儘管「智能」已成為部分照明企業的「噱頭」,但國內相關需求依舊保持旺盛增長。據有關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國內已有193個「智慧城市」試點,每年僅智能照明產品的需求就超過1000萬盞。專家推算,未來幾年,中國LED光源的市場將超過1000億美元。而國內目前的智能照明市場滲透率仍低於2%,因此市場前景值得期待。
當然,2015年,智能照明產品市場仍舊是混亂中慢慢成熟的一年,傳統高效光源和LED固態照明光源各占優勢,互相不能完全替代,所以也是繼續融合的一年,製造廠商將會越來越集中,產業發展會慢趨理性。
吳虹認為,智能照明燈具將會被家居家電整合,甚至承載空氣淨化、空調、消毒等功能,被作為附加價值整體銷售。此外,智能照明的基礎技術將越發成熟,智能照明廠商與網際網路企業將會加強合作,內容生產商與平台運營商將在市場中占據相當競爭力。
更多智能照明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照明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