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80、90 後逐漸進入消費主流群體,消費品的品類、口味都正進行著升級和改變。年輕的消費者在商務宴會上養成了喝葡萄酒的習慣,並把這種習慣帶入到社交生活中,過去幾年,中國紅酒消費者也逐漸從把紅酒當成禮品贈送轉變為更多的自身消費。紅酒除了有利於節慶、商務場合烘托氛圍之外,也有其他酒類所沒有的健康功效。
根據360 搜索指數的人群屬性分布,20-29 歲的人群對紅酒的關注度最高,20-39 歲的人群整體占比達到57%,紅酒的人群定位與「購物狂」、「體育愛好者」、「健康達人」、「財經高手」有著較為密切的相關度。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江浙、北京地區的關注度較高。
從紅酒國內消費情況來看,近年來紅酒消費總體趨勢上升,2012 年之後受三公消費情況影響,2013、2014 年度略有下降。
估計2014 年飲用進口葡萄酒的中國上層中產階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杭州每月稅前收入達到6000 人民幣及以上,以及重慶、武漢、成都以及瀋陽月收入達到4500 人民幣及以上)達到了3,800 萬人,是2011 年的兩倍。通過對來自中國9 個城市,年齡18-54 歲的共1,004 位葡萄酒飲用者進行的調查得出的。
國內紅酒消費需求走旺,帶動進口量大幅增加。隨著國內消費者收入增加和綠色健康消費意識的增強,在各類酒品中葡萄酒的消費量日益增加,推動國內葡萄酒終端消費市場不斷擴容。未來幾年,我國葡萄酒需求將持續升溫,預計消費量將增加60%以上,到2018 年中國葡萄酒淨進口量將達到創紀錄的7.9億升 。我國葡萄酒「節慶場合飲酒者」比例已經上升至15% 。隨著2015 年下半年中秋、國慶及電商購物節等節慶活動接踵而至,葡萄酒市場進入傳統酒水消費旺季,國內葡萄酒消費量大幅增加,葡萄酒貿易商進口意願明顯提升。2015 年下半年,我國葡萄酒月度進口量三度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進口葡萄酒數量大幅上升。從下圖的統計中可以看出,進口金額成增長趨勢,同時具有較為明顯的周期性波動的特徵。
按年統計的近八年葡萄酒進口總額如下圖所示,過去八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7.29%。
我國進口紅酒在市場總消費中占比不大,但是逐年上升。依據wind 資料庫數據統計可知,自2008 年至2014 年,進口紅酒占比從13%上升到26%。2002 年,上海葡萄酒的消費量10 萬噸,只有2000 噸是進口葡萄酒,可以忽略不計,但在過去11 年中,上海進口葡萄酒和國產葡萄酒的比例已經變成1:1的關係,消費總量達20 萬噸。
根據中國海關的進出口監測預警專題,自貿協定深入實施將刺激進口量快速增加。作為新世界葡萄酒的代表產品,智利、澳大利亞等國家生產的葡萄酒以品種豐富、性價比高而聞名,且在國內市場的認可度逐步提高。2015 年,我國自智利和澳大利亞合計進口葡萄酒2.2 億升,對同期我國葡萄酒進口量增加的貢獻度達52.3%。智利和澳大利亞是我國進口葡萄酒的重要來源地,因而2015 年我國進口葡萄酒也迎來了較為黃金的發展階段。
更多紅酒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紅酒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