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來,滬膠期貨震盪上行,主力1701合約自12000元/噸起步,至目前成功站上13000元/噸,漲幅達10%。
截至昨日收盤,滬膠主力1701合約收報13225元/噸。
近日滬膠價格出現大幅上揚,主要則是因滬膠近月1609合約進入交割月,期市高庫存影響料逐漸消散,偏多的基本面對期價影響逐步增強,令近期膠價偏強運行。
業內人士表示,後市在市場供應趨緊態勢加劇、下游需求走好預期之下,滬膠有望延續反彈,但因期現價差擴大,需警惕價差回歸風險。
供給發力提振膠價
當前主導滬膠期價走勢的關鍵因素在於產區供應偏緊,流通環節庫存下降,下游需求旺盛,以及滬膠1609合約交割、老膠倉單得到較好的解決。橡膠市場表現強勢。
1.現貨方面
保稅區泰國現貨美金膠報價大幅走高,國內現貨價格繼續上調300左右。國內主銷區市場,上海地區14年全乳膠10950元/噸;衡水地區14年國營全乳無稅價格在10500元/噸;雲南地區16年全乳膠報價10750元/噸,SCR5報10100元/噸;廣東越南3L報11600元/噸。
2.美金膠方面
青島保稅區泰三報1660美元/噸,泰標現貨報1560美元/噸。
上期所天然橡膠期貨倉單報299140噸,較前一交易日減少980噸。前期制約滬膠期價的交易所庫存,在全乳膠價格大幅貼水於混合膠情況下,倉單已得到解決。
3.基本面偏強但需警惕價差風險
上游原料方面,光大期貨天然橡膠研究員彭程表示,進入9月,儘管上游進入供應旺季,但從原料價格表現來看,並未發生如去年般的流暢下跌行情。結構上,杯膠與膠水價差連續四個月未收窄,使得杯膠的初級產成品標膠供應偏少。
4.庫存方面
9月中旬,青島保稅區庫存下降至2012年以來歷史低點,且目前未現企穩跡象。今年5月,在原料還未進入供應旺季時,天然橡膠價格發生急促下跌扭轉貿易商預期,導致此後主動進口動力不足。下遊輪胎以及重卡等在7月、8月「淡季不淡」,需求轉強預期帶動原料價格止跌回穩。
數據顯示,國內汽車市場9月零售表現較強,今年8月汽車銷量同比增加11.43%,四季度銷售預期較為樂觀。
有業內人士補充稱,下游消費來看,目前國內輪胎廠全鋼、半鋼開工率均穩定在7成附近,高於去年同期水平,且重卡市場銷量同比均有所增加,顯示下游整體需求表現較好。
更多相關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橡膠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更多橡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橡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