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肥料是指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元素的化肥,複合肥具有養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狀好等優點,對於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進作物的高產穩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也有一些缺點,比如它的養分比例總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種類、數量和比例是多樣的。因此,使用前最好進行測土,了解田間土壤的質地和營養狀況,另外也要注意和單元肥料配合施用,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國內複合肥市場需求始終處於穩步增長態勢,複合肥料年施用量呈現逐年增長,年平均增長率保持在6%左右,高於同期單質肥料需求增長率。但是,由於糧食供需緊平衡長期存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帶動消費升級、農業從業人口不斷減少等多重因素,決定了農業投入品未來的需求發展必須符合農業生產力提升的發展要求。同時,伴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對肥料的功能訴求也將隨之擴展和延伸。
複合肥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表明,我國複合肥行業若想長期穩定發展,需要滿足以下四大要素:
首先是勞動力要滿足「省工」需求。在城鎮化的大背景下,農業從業人數不斷減少,同時,我國土地流轉集中不斷提速,新型經營主體快速湧現,對肥料生產和流通帶來深遠影響;勞動力發展趨勢對肥料產品的「省工」特性提出新需求。
其次是勞動工具要滿足「高效率施肥方式」需求。我國農業人工施肥仍占主導地位、水資源利用率遠低於農業已開發國家,高效率施肥方式的推廣及其相應的配套肥料產品都將有較大的市場需求。
再者是勞動對象——土地要滿足「地力修復」需求。當前耕地質量下降,土壤污染日趨嚴重,我國耕地面積中70%為中低產田,耕地質量退化占比均為40%,面對經濟發展對18億畝耕地紅線的挑戰,提升土壤地力迫在眉睫。
最後是勞動對象——作物要滿足「品質提升」需求。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以及主糧作物增產的邊際收益下降導致經濟作物需求不斷提升,規模化種植者和消費者同時也對經濟作物的品質提出新要求。
為節省人工、提升養分使用效率和肥料施用效率,同時也為修復土壤、定向提升作物品質、更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求,複合肥發展出現新的命題,預計未來產品定位將由「養分複合」向「功能複合」轉變。
從今後的農資銷售行情來看,2016年冬儲期間,除二銨價格存在下行壓力外,尿素、一銨、鉀肥在成本、供需、國際市場多方面綜合影響下,預計價格將會觸底反彈。複合肥冬儲生產成本持續提升,但隨著二銨價格保持在低位,銷售價格將受到競品的壓制,面對產銷兩端的雙重擠壓,生產環節若產銷節奏把握不當,可能面臨比行情整體低迷時更尷尬的境地;在行業供給側改革成效尚不顯著,整體供過於求基本面尚未改善的情況下,行業寒冬仍將繼續。
當前各肥種的反彈只是中短期效應,對於貿易商來說相當於寒冬中遇到了一股暖風,而對生產環節來說無疑是寒冬中遇到一場雨夾雪,雖然短期內不再冰凍三尺,但體感的寒冷可能毫無緩解。
更多複合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複合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