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網際網路應用行業分析報告 >> 2017年我國P2P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2017年我國P2P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2017-01-13 13:18:0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17年轉眼而至。這時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迎來了監管的第二年。此時的網際網路金融平台,經過逐步的戰略升級,不斷優化著平台布局,如布局大數據風控、資產管理、網絡小貸等,並積極對接銀行資金託管,將理財端與資產端剝離,在日益滿足監管要求的同時,謀取自身良好發展。此外,也有相應平台不斷選擇轉型或者退出,其中超五成網貸平台遭淘汰,如受「跳樓」、「裸貸」事件影響,校園貸只剩愛學貸還保留了相關業務。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互金行業最終將呈現優勝劣汰的局面,並出現新的發展趨勢。以下是2017年我國P2P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2017年我國P2P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P2P行業仍較快增長

  儘管經歷了一年的監管和整治,互金行業並未如之前部分人臆想的那樣備受衝擊。相反,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長,並預計在2017年持續增長。

  在過去的一年裡,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全年累計平台達4624家,數量相比往年增加了20.29%;累計成交額突破2萬億,相比2015年增加了102%;網貸投資人數高達2350萬人,相比前一年增長74.07%;這一年,約發生74次融資,金額共計183億元人民幣,平均每筆2.47億,遠高於2015年的0.97億;網貸行業利率水平從2014年的24%下降到9.76%。也就是說,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實施並趨嚴,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在2016年仍然保持了較快增長。

  對此,信用寶創始人塗志雲表示,2016年整個互金行業都在做監管和合規的工作,從中央的、國家級的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到每個省市的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各部門持續不斷地整改和合規化。這樣的合規,是具體而落地的,成效也是明顯而良好的。而合規同樣也是2017年的主旋律。

  2017年,互金行業預計在合規的同時,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根據《報告》預測,2017年,互金平台數量預計將繼續增長到5000家左右,成交額增長率約70%,網貸行業利率水平可能會穩定在8%左右。此外,新的一年,互金行業將不斷進入穩定期。

  隨著行業監管的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金融已經逐步告別了野蠻生長時期。在不斷趨嚴的監管體制下,基於金融的普惠性質,互金行業的「多條細分領域」將成為2017年平台的突破口。

  消費金融或成風口

  對此,易通貸CEO康文表示,金融是一個難以壟斷的行業,因為金融業要滿足區域細分市場和行業細分市場。垂直化、專業化、細分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這裡包括消費金融、農村金融等,此外,互金行業還可能開發出更多細分領域,提供特色化、專業化的創新服務,如車貸服務、現金貸服務等等。

  在「多條細分領域」中,消費金融或成下一個風口。據第三方研究機構艾瑞在2016年9月份發布的國內首份權威藍領消費金融報告顯示,藍領消費金融潛在市場規模可達萬億元,預計在2019年將增長至1.7萬億元,市場空間巨大。大學生、年輕藍領爆發式的消費需求將引領消費金融的發展。90後、00後年輕消費者是消費信貸增長的主要用戶群體,以3C數碼、智能硬體、旅遊教育等為主的新興消費領域是增長的主要方向。

  因此,網信理財CEO陳志雄認為,在經濟轉型、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中國消費信貸市場正顯現出驚人的發展潛力。金融工場魏薇更是表示,伴隨著中國消費結構的深刻變化,從吃、穿等生存型消費向教育、旅遊、休閒等多元化的發展型消費轉變,將有利於網際網路金融迎來下一個「風口」。

  農村金融或被競相角逐

  除了消費金融,農村金融也是一個重要的多條細分領域。據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很多農村地區還沒有享受到金融服務,而普惠金融是全球金融業的發展方向,是關於金融業發展的國家戰略內容之一。因此,目前來看仍然比較空白的農村金融也將是未來眾多平台競相角逐的場地。

  對此,玖富創始人兼CEO孫雷表示,未來,像農村金融這樣的小微普惠業務將成為正在考慮業務調整的平台的首選。再加上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以及「三農」金融產品的創新,農村金融市場增長空間巨大。

  這一觀點得到了網信理財CEO陳志雄的贊同。他認為,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方向是普惠金融,是針對那些傳統金融機構難以覆蓋或者不能及時提供金融服務的中小微企業和個人,因此農村金融將會是未來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方向之一。

  除此之外,車貸、小額信貸等細分深耕領域也將成為眾多平台接下來角逐的領域,但是,大量平台的湧入也會讓競爭更加激烈。這時,平台的內生性建設與行業深耕將成為發展核心。

  巨頭市場逐步形成

  最強監管元年過後,除了針對細分、垂直領域的網際網路金融平台和相關業務快速發展之外,巨頭市場也將逐步形成。而所謂的最強監管年,對於優質的企業來說,反而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數據顯示,自2016年4月開展專項整治以來,正常運營的P2P平台數量持續下降,其中超五成網貸平台遭淘汰,但P2P行業體量仍在增大。目前,P2P行業成交量前100的平台成交量占到全行業成交量的75%,前2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為85%,前300的平台成交量占比高達90%。可以看出,P2P行業集中度正快速提升,馬太效應或將加劇,巨頭市場逐漸形成。

  以首金網為例,2016年11月它的發展指數和發展速度均排在行業第一的位置,同時迅速成為網貸平台50強。這種現象說明網貸行業專項整治的良性效果,整個行業的合規態勢加強,把優質的平台推向了投資人的眼前。這個過程中,巨頭平台逐漸形成。

  對此,人人聚財CEO許建文認為,合規導致行業資金向大平台集中,而未來交易量集中的趨勢也會更為明顯。當合規調整期過後,網貸行業格局將會初步確立,巨頭逐步形成。至於誰會成為可能出現的巨頭,優本財富CEO 張嘉偉認為,這些巨頭可能是持有多種金融牌照的大型網際網路金融平台,而技術應用將會成為這些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資金託管仍是合規攔路虎

  當然,所有的事情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互金行業同樣如此。從調查來看,我國網貸行業之前存在的平台失聯、提現困難等問題經過一年的監管整治逐步得到了解決,但是資金託管仍然是2017年平台合規道路上的攔路虎,也是完善風控體系過程中的攔路虎。

  自2016年8月份網貸平台資金第三方存管規定發布後,平台資金是否實現第三方機構存管,已經成為平台合規運營的重要指標之一。目前,國內的網際網路理財平台主要採用的資金存託管模式無外乎銀行直接存管、銀行+第三方支付聯合存管以及第三方支付機構存管這三種,但是結果並不是很理想。

  據網金中國調查發現,以上海為例,目前上海的絕大多數平台仍選擇與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資金託管業務的合作。截止到2016年10月末,上海共有152家平台對外宣稱是有資金存管的,其中3家平台選擇銀行+第三方機構聯合存管模式,9家完全實現了銀行直接託管,85家平台採取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合作,然而卻有55家平台在資金存管業務方面存疑。主要分兩種情況:一是完全欺騙消費者,即平台與官網上所宣稱的託管機構其實沒有業務關係;二是平台偷換資金存管與網關支付的概念,其實平台只是選擇了一家第三方支付平台進行網關支付的業務,而並沒有在該支付平台上實現資金存管的業務,這種所謂的託管,根本不能有效地規避資金池,平台仍有挪用投資者資金的風險。

  隨後,官方數據出台再次證實了這一點。2016年11月28日,銀監會聯合工信部、工商總局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指引表示,在離監管期限只剩8個月左右,目前的在運營平台數量低於2000家,成功接入銀行存管的平台占比卻不到5%。預計有7成網貸平台難以跨越銀行存管的門檻。

  也就是說,2017年,銀行存管問題仍然是大多數平台合規道路上的主要問題,如果無法按時完成和銀行的對接,最終一大批平台會被擋在門外。所以平台合規化仍然是2017年行業發展的主旋律。更多相關P2P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P2P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P2P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