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節過後,國務院和相關的部門就開始密集的發布出台一些節能減排和促進農產品加工發展的相關方案,還有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國內貿易流通標準建設等規劃,在《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專項規劃》即將要發布實施,商貿物流發展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經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研究提出並徵求業內專家意見,2017年中國商貿物流發展呈現十大熱點:
一、「十三五」專項規劃構建商貿物流新體系
2017年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實施第一年,作為國家整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專項規劃》由商務部等5部門聯合制定並於2017年1月19日正式印發。
《規劃》從商貿物流領域各項重點工作入手,提出了構建多層次商貿物流網絡等九項主要任務,確定了城鄉物流網絡建設等七項重點工程。
與「十二五」期間出台的《商貿物流發展專項規劃》相比,《規劃》增加了7項重點工程,充分體現了「十三五」時期商貿物流工作特點,剔除了數據不好獲取或獲取不準確的發展目標及已結束工程的指標,提升了可操作性。
二、商貿物流標準化全面推進
近年來,商務部深入推動商貿物流標準化專項行動。商務部會同財政部、國家標準委開展物流標準化試點工作。
在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的指導下,由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和商務部研究院、中物聯托盤委等機構共同成立的中國商貿物流標準化行動聯盟,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商貿物流標準化宣貫系列培訓,目前已在8省20多個城市進行培訓,3000多人次參加。
2016年12月22日,《國內貿易流通標準化建設「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正式對外發布,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完善商貿物流標準體系,積極推動物流標準的實施應用,開展試點示範,鼓勵物流資源開放共享。
2017年,商務部將遵循「邊試點、邊推廣」的原則,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進托盤標準化和循環共用相關工作。
三、「共同配送」破解「最後一公里」難題
長期以來,城市配送「最後一公里」難題嚴重困擾著物流行業。隨著城際幹線運輸的發展,城市到城市的交通便捷了,但城區配送成為物流發展的新瓶頸。
為推進城市配送服務體系建設,促進降低物流「最後一公里」成本,有關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2012年以來,商務部在全國開展了城市共同配送試點工作,於2012年選擇9個城市探索試點,2013年與財政部又確定15個城市作為共同配送試點。商務部發布的《全國城市配送發展指引》提出了全國城市配送的建設目標。
據了解,2017年,商務部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進共同配送發展,「最後一公里」的難題有望得到逐步解決。
四、節能減排,商貿物流有所作為
國務院關於《「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提出,要推動零售、批發、餐飲、住宿、物流等企業建設能源管理體系,建立綠色節能低碳運營管理流程和機制,加快淘汰落後用能設備,推動照明、製冷和供熱系統節能改造。貫徹綠色商場標準,完善綠色飯店標準體系,推進綠色飯店建設,加快綠色倉儲建設。
商貿物流在實現自身創新發展的同時,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主動分擔國家治理環境責任,順勢而為,加快綠色倉儲與配送的發展,促進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節能新技術與新設備的應用,推動行業及上下游「綠色」進程,還需要有所作為。
五、電商物流服務體系的完善與創新
商務部、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海關總署、國家郵政局、國家標準委6部門去年共同發布的《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2016~2020年)》,提出圍繞電子商務需求,構建統籌城鄉、覆蓋全國、連接世界的電商物流體系;布置了建設支撐電子商務發展的物流網絡體系、加快中小城市和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加快民生領域的電商物流發展等主要任務,同時提出實施電商物流標準化、電商物流農村服務、電商物流社區服務、電商冷鏈物流、電商物流跨境等重大工程。面對電子商務的巨大物流需求及其變化,電商物流將不斷整合、完善與創新。
2017年,大型跨境電商自建物流與服務於中小跨境電商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平台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局面將繼續延續。
六、農村物流配送需求趨旺
2015年,國務院出台發展農村電商意見。2016年,中央及各部委陸續出台推進電商及農村電商發展的相關文件,對各領域、各行業、各環節作出部署,重點就解決農村物流問題、促進線上線下融合提出具體要求。有關部門還將陸續出台政策措施,設計和部署逐一化解制約農村電商及農產品流通發展的相關瓶頸和難題。
2017年,政府將把進一步發展和完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作為補齊農村市場短板、提升農村商貿流通發展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推動分散的物流資源與業務的有效重組,實現從源頭到終端的一體化,打造面向農村需求的物流配送市場主體和業務平台,降低農村上、下行物流配送成本,提高效率。
七、「網際網路+物流」仍是發展主旋律
2016年7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網際網路+物流」。會議提出,要構建物流信息互聯共享體系,建立標準規範,加快建設綜合運輸和物流交易公共信息平台;推動物流與「雙創」相結合;推進網際網路+車貨匹配、運力優化,實現車輛、網點、用戶等精準對接;探索實行「一票到底」的聯運服務,推動倉儲資源在線開放和實時交易,「使現代物流更好服務發展、造福民生」。
商務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明確提出並積極推進商貿物流信息化建設,推動構建多層次物流信息服務平台,支持建設服務於中小企業的行業細分平台和物流資源整合的一站式物流信息交易平台,促進全流程物流信息共享。
八、全覆蓋、可追溯凸顯冷鏈物流發展新方向
2016年12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提出生產開發安全優質、綠色生態的各類食品及加工品,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積極支持農產品加工原料基地、公共設施、物流配送體系建設和技術改造。
2017年,政府將進一步加大對冷鏈物流發展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推動冷鏈物流標準化及全程監控、全程追溯,營造優質優價市場環境。中國倉儲與配送協會已與相關行業組織組建「全國冷鏈運營聯盟」,2017年將共同打造包括統一標準、系統培訓、個案諮詢、標準化評價與公共管理平台等一體化運營的全國冷鏈運營標準化服務體系,為冷鏈物流的發展提供行業支撐。
九、包裝減量、復用成為電商物流發展新課題
近年來,我國電商產業呈井噴式發展態勢,在推動經濟發展、滿足人們消費需求的同時,海量的快遞包裹帶來了海量的包裝材料及大量非環保包裝材料的使用,由此引發的包裝污染問題,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
2016年12月6日,商務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關於加快我國包裝產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嘗試構建包裝廢棄物逆向物流體系。2016年8月國家郵政局發布《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也意味著推進電商包裝減量、復用工作將進一步加強。
十、倉儲(物流)地產調整戰略布局
截至2016年,以普洛斯、安博等為代表的物流地產商,在全國大多數重點城市完成了各自的布局,搭建起物流園區或倉配中心的網絡。同時,借力「一帶一路」建設,部分倉儲(物流)地產企業逐步「走出去」,在海外投資地產項目或提出了開發計。
隨著土地可供資源進一步減少,以及一、二線中心城市總體規劃的調整,2017年,倉儲(物流)地產將向提高效率、挖掘增值收益空間轉化,綜合性、多功能的公路港和倉配中心將是重點發展方向;大型倉儲(物流)地產企業將加強與商貿流通、加工製造企業的聯繫與合作,通過分工協作推動相關項目在境外市場落地。
綜上所訴,根據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專項規劃,2017年中國商貿物流發展將總體上圍繞上述十點發展,希望對相關企業有所幫助,及時調整自身企業的發展規劃,為企業發展取得更大助力。
更多物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物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