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無疑是一個大豐之年,特別是表現在線下渠道市場上,已線下渠道為主的,OPPO、華為、vivo手機出貨量占據超過43%的市場份額,占據了國內智慧型手機的前三位。而已線上渠道為主的網際網路手機小米卻是同比大跌36%。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1月份國內手機市場報告來看,線上網銷為主要渠道的手機廠商整體呈現冰火兩重天之勢:小米、樂視、360手機表現依舊低迷,榮耀線上銷量登頂第一、線上銷售額領先國內所有手機廠商,成為2017開年爆冷黑馬。
另外,從這份報告來看,深耕線下渠道的OV還是大贏家,以線上為主要銷售渠道的小米、樂視、360手機開年成績並不太好。
(數據顯示:整體市場榮耀2017年1月銷量及銷售額榮耀入圍TOP5,且OPPO、vivo、榮耀是前十陣營中僅有的三銷量保持兩位數增速的品牌)
整體市場OPPO、vivo兩兄弟分列第一和第二,蘋果排在第三,這三家的出貨量分別為835萬台、728萬台與521萬台,同比分別實現了12.9%、13.7%、1.8%的增長。
(數據顯示:線上市場榮耀2017年1月銷量及銷售額全面反超小米,銷量領先所有手機品牌,銷售額則領先所有國內手機品牌)
線上市場,榮耀以202萬台的出貨量和23.0%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一,同比增長18.8%;小米排在第二,出貨量為194萬台,銷量同比下跌22.0%,市場份額為22.1%。
近期麻煩不斷的樂視手機出貨量僅21萬台,同比大跌42.4%,銷售額跌幅也高達46.1%;去年年底經歷了換帥等系列內部調整的360手機線上出貨量跌了17.0%,銷售額也已被擠出前十。
而蘋果繼續以其高客單價及老牌勁旅實力領跑線上及整體市場的銷售額之冠。受手機電池爆炸事件影響,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份額大跌,銷量跌幅25.5%,僅占據中國市場2.5%市場份額。
低價已難滿足消費者需求
在拿到這份數據報告之後,記者聯繫了賽諾副總裁孫琦進行採訪,他認為在線上市場的變化相對來說比較大,每個月、每個季度都會有較大的波動,會受到新機發布、節日的較大影響。
孫琦表示,近一兩年國內1000-2000元價格段的手機賣得會比較好。作為2017年開年登頂的爆冷黑馬,榮耀也正是在這個價位段有著相對較強的產品競爭力。
「像榮耀暢玩6X這款產品,它不光產品性價比高,千元就有雙攝像頭,而且版本還多,從999元到1599元都有覆蓋,它打的人群非常廣,所以這種產品在這幾個月銷量增速很大很正常。」孫琦表示。
價格低,配置高,這曾是專注線上銷售的手機品牌最有利的殺手鐧。但由於激烈的市場競爭,各家手機廠商的性價比都算比較接近,同時也拉高了整個行業的性價比。
目前的智慧型手機已經進入到了第二輪普及階段。在賽諾近期做的一組調研中,消費者最關注購買因素,已經從價格配置變成了品牌。
「第一輪普及階段消費者並不知道買什麼,但是到了第二輪的時候,第一台手機哪塊的不足,我一定要改進,我要更好的手機,或者是配置更高、品牌和性價比更好,又或者是整體綜合要好一點,總是要有點追求。」從這個角度來說,孫琦認為光是特別低的價格也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月21日,榮耀發布了榮耀V9和榮耀8青春版兩款新品,榮耀總裁趙明在發布會上表示,2017年榮耀要為網際網路手機下半場提速。
「上半場是一窩蜂的入場,下半場是一窩蜂的離場。」在趙明看來,中國的網際網路手機已經開始進入下半場,競爭升級之後,需要回歸到產品、創新和服務的本質。
「網際網路手機後期還會有發展。」孫琦對記者表示。網際網路手機以線上銷售為主,在賽諾的消費者調研里,關注網銷的人群主要集中在20到35歲、到40歲區間的消費者。
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對於網銷有著較強的喜愛以及購買意願,孫琦認為,這群最有購買力的人群會是網際網路手機後續發展的有力依靠。
2017年手機漲價潮還將繼續
「2017手機行業的主旋律是漲價。」今年2月份,在小米宣布紅米系列零售價上調100元的當天下午,一加手機CEO發了這樣一條微博。
無獨有偶,2月16日,努比亞發布公告,將努比亞mini S價格上調100元,成為繼小米、魅族之後又一家臨時漲價的手機廠商。並且給出的漲價理由也還是:元器件採購成本上漲以及匯率因素影響。
主晶片組、顯示屏和觸控模組、前後鏡頭、ROM/RAM是手機成本結構的主要構成,占總成本50%-70%。
「手機需要的元器件太多了,一個元器件缺了它也做不成。」據孫琦介紹,目前手機螢幕價格開始鬆動,已經有所下降,但是從內存方面來看,手機漲價還沒有到頂。
內存是目前手機需求量比較大的元器件之一,部分企業策略性的優先滿足PC和伺服器廠商的內存供貨,再加上手機存儲容量的不斷增大,導致了目前手機內存供不應求。
在用戶從非智慧型手機轉換為智慧型手機這波換機的潮流之後,現在的國內手機市場已經開始進入了存量的市場爭奪中,整個行業的市場增速將會放緩,對於中途可能會出現的產能過剩從而導致價格下降,出現的幾率肯定不是太大。這也就意味著,今年這波漲價潮或許根本就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