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閥門產量將達到820萬噸,2017-2021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97%。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通過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結合自主研發,我國閥門製造水平和產品質量相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以下對閥門行業競爭分析。
閥門行業競爭分析,我國閥門生產三家約2300多個,能提供的閥門產品有幾大類,3500多個品種,40000多個規格。2014年至2020年,整體市場增速會逐步放緩,但是增長率維持在10%-6%,同時2020年以後預計市場將迎來新一輪周期,預計2025年達到270億元。閥門行業指出,2014-2020年全球工業用閥門將每年增長4.3%,2020年將超過1000億美元。同時,預測2014~2020年工業閥門需求順序為亞太地區、非洲/中東、中南美洲、東歐、北美、西歐。
全球工業閥門市場
中國閥門企業規模較小,技術水平偏低,中國閥門品牌競爭力還比較弱。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加以解決,不僅極大地影響中國閥門行業的整體配套水平,也制約著中國閥門行業的健康成長。閥門企業整合重組是目前中國閥門行業必須經過的過程。中國閥門企業只有通過大範圍、大規模的整合優質資產,才能夠迅速組建起強勢閥門集團。現從四種途徑來了解閥門行業競爭分析。
在外需減少的情況下,以外銷為主的企業目前正在開拓國內市場,由外銷型向內外銷兼營型的市場發展。轉型的企業比不傾向轉型的多一倍。閥門行業競爭分析,有32%的企業已經開始主導企業向內銷轉型。企業認為外銷企業在經營模式上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利潤率相對比較低,過度的依賴單一的產業鏈某些需求,這會使得經營風險變得更加的大一些。所以目前做的成功的企業都是從新的品牌、創新的渠道、做市場的整合,做好相應的內銷的售後這些方面從頭做起。
閥門行業競爭分析,目前國內已有超過75%的代工生產企業已經開始或準備向自主品牌轉型。代工生產向自主品牌經營轉型所需要的前期投入、時間都會比較多一些,企業缺乏轉型經驗,企業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資金,需要建立研發能力,需要改變業務運作模式,需要重新建立銷售渠道和網絡。企業對投入回報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是訪問的企業當中已經學習同行品牌經營經驗,在短時期以更低的投入,更快的時間裡能夠實現自主品牌的經營。而且這些努力已經初見成效。
根據閥門行業競爭分析調查,有48%的企業已經開始將產品向高端升級,26%的企業已經有明確的升級高端的方案和時間規劃,75%以上的企業已經做出了明確的選擇和實實在在的舉措。這個比例是非常高。尤其是在一些機電等行業,企業更是有比較明確的意向。從低端到高端的升級既有產品、也有服務的升級。產品服務升級首先是提升產品服務利潤率,同時也是開拓新市場機會的重要途徑。而產業鏈升級增強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地位和話語權,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更是中國企業突破危機,長遠發展的關鍵戰略舉措。
閥門行業競爭分析,服務型製造為了實現製造價值鏈中各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增值,通過產品和服務的融合、客戶全程參與、企業相互提供生產性服務和服務性生產,實現分散化製造資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競爭力的高度協同,達到高效創新的一種製造模式。
儘管閥門發展利好因素顯現,市場成績有目共睹。但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同質化競爭現象嚴峻,行業缺乏大型世界級的閥門生產企業。閥門行業競爭分析,隨著閥門行業重組步伐的加快,未來行業將是閥門產品質量安全和產品品牌之間的競爭,產品向高技術、高參數、耐強腐蝕、高壽命方向發展。中國閥門製造行業在龐大的需求環境下,必將呈現出更好的發展前景。
更多閥門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閥門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