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醫藥規模達到1.25萬億美元,今後5年,全球醫藥銷售將保持4%-7%的增長率,醫療器械市場將維持8%以上的增長率。那麼醫藥市場規模會是怎麼樣的呢?
通過對醫藥市場分析得知近年來,國家對醫藥衛生事業的投入加大,資本市場迅猛發展,醫藥工業保持了較好發展態勢,整體利潤水平平穩增長,國內規模以上醫藥製造企業經營狀況良好。2017年全國醫藥製造業企業營業收入2.82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315.1億元。
2017年1到11月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達73.0億人次,同比增長3.0%;2018年1-2月醫療機構診療人次數就達到了13.0億人次,同比增長5.6%。雖然診療次數同比增速略有下降,但無論是整體的醫療需求還是個體的醫療需求都在不斷加大。我國門診病人及出院病人人均費用均實現連續增長,人均診療費用的增加疊加診療需求的上升,我國醫藥行業將繼續維持穩定增長。
2017年全國七大類藥品銷售總額突破20000億元,統計20016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8.4%。2013年七大類藥品銷售總額僅13036億元,複合增長率11.3%。同時,醫藥零售總額也持續增長,2013年醫藥零售額2607億元,2014年突破3000億元,2017年突破4000億元,達到4003億元,同比增長9.0%。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而工作節奏的加快,讓不少人長時間處於亞健康狀態,種種急性病與慢性病的發生越來越年輕化。因此,公眾對於醫藥需求轉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網上購藥,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由此快速發展。2012年醫藥電商銷售規模僅133億元,2017年達到1211億元,藥品網購占比低於10%,未來發展空間大。
在經歷過啟動期和成長期後,在2016年後,醫藥電商企業的商業模式已經成型:以1藥網、健客、阿里健康大藥房、京東大藥房為代表的B2C模式,以益藥購、九州通網、我的醫藥網、未名企鵝、藥師幫為代表的B2B模式,以快方送藥、藥到家為代表的O2O模式。我國醫藥電商的產業格局已經形成,在各自細分領域都出現了一批代表性企業。2016年,我國網上藥店數量已經達到678家,同比增加72.5%,醫藥電商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通過對醫藥市場規模分析得知未來一方面行業龍頭企業有望繼續藉助資本市場完成規模擴張,提升現有行業集中度;另一方面,在醫療服務類企業相對享有較高估值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未上市醫療資產或在未來5年的時間內完成資產證券化。以上便是筆者對醫藥市場規模的簡單解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