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的穩步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智能電網成為全球電力能源輸配電環節發展的必然選擇,全球掀起一片智能電網建設熱潮。下面進行智能電錶行業市場分析。
智能電錶行業分析表示,智能電錶是智能電網的基石。智能電錶和用電信息採集系統產品作為智能電網建設的關鍵終端產品之一,對於電網實現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具有重要支撐作用,隨著智能電網投資的快速增長,其市場和盈利空間亦快速拓展。
智能電錶是一種新型的電子式電能表,它由測量單元、數據處理單元等組成,具有電能量計量、實時監控、自動控制、信息交互及數據處理等功能。相對普通電錶,除具備基本的用電計量功能以外,還具有雙向多種費率計量功能、用戶端控制功能、多種數據傳輸模式的雙向數據通信功能,防竊電功能等智能化的功能。
通過對智能電錶行業市場分析,智能電網已成為已開發國家、新興經濟體國家應對環境變化、發展綠色經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舉措。 世界各國制定出台了規劃、 政策, 採取具體行動,加快推進智能電網技術和產業發展。世界各國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情況迥異,電力工業發展現狀差異明顯,其智能電網建設的特點和方向有所不同。世界各國和地區基於其發展條件、技術基礎和應用需求,在推動智能電網發展的部署上各有側重。
2017-2022 年期間,全球智能電網投資將由208.3 億美元增至 506.5 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19.40%。目前,包括工商用戶、居民用戶在內的全球電錶用戶數量龐大,若全面更換為智能電錶,市場規模將相當可觀。智能電網得到大範圍的部署和發展將促進智能電錶市場的快速發展,預計 2021 年全球智能電錶市場營收規模將達 142.60 億美元,與 2016 年的88.40 億美元相比,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10%。
通過對智能電錶行業市場分析,我國全社會用電量持續增長,由 2011 年的46,928 億千瓦時增長至 2016 年的 59,198 億千瓦時,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4.76%。全社會用電量的增長對用電設備的投資有強烈的帶動作用。我國社會用電量在未來十五年內將會穩步增長,「預計 2020 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 8~8.81 萬億千瓦時, 『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 4.6%~6.6%;最大負荷達到 13.03~14.32 億千瓦, 『十三五』年均增速為 4.9%~6.9%。
預計 2030 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 11.3~12.67 萬億千瓦時,最大負荷達到 18.54~20.82 億千瓦。」2009 年 7 月,國網制定了智能電網的發展規劃: 2016-2020 年是引領提升階段,將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技術和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屆時,電網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將大幅提升,清潔能源裝機比例達到 35%,分布式電源實現「即插即用」,智能電能表普及應用。到 2020 年,可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以上便是智能電錶行業市場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智能電錶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電錶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