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農藥是通過化學反應製成,可根據成分進一步分為無機農藥和有機農藥。2018年1-8月全國化學農藥原藥產量為147.6萬噸,同比下降12.3%。下面進行化學農藥行業現狀分析。
化學農藥行業分析表示,農藥的市場需求與人類對糧食及其他農作物的需求呈正相關關係。近些年,基於全球人口持續增長、城市建設與工業用地的增加、氣候變化和土地荒漠化等因素的共同驅動下,市場對農藥的需求量和特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農藥工業獲得了長足有效的發展。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世界農藥市場已經逐步融為一體,全球農藥生產向新興國家轉移趨勢漸趨明顯。各大農藥跨國公司出於成本的考慮,不僅將農藥產能轉移至發展中國家,也會選擇與發展中國家的一些在工藝、技術、環保、成本方面具有優勢的農藥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進行相關原藥的採購。
通過對化學農藥行業現狀分析,隨著經濟發展水平和模式的轉變,全社會的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意識不斷加強,使得環保治理要求和力度日益提高。我國積極響應全球對於高毒、高風險農藥的禁用、限用管理措施,農業部等相關主管部門歷年來陸續發布了多項關于禁止和限制使用農藥的公告,加快淘汰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
隨著農藥使用及管理政策日趨嚴格,傳統的高毒、低效農藥將加快淘汰,以二甲戊靈為代表的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型環保農藥成為行業研發重點和主流趨勢,農藥劑型向水基化、無塵化、控制釋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發展,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水乳劑、緩控釋劑等新劑型加快研發和推廣。
通過對化學農藥行業現狀分析,隨著農藥行業的發展進入成熟階段,食品安全、生態環境保護、產能過剩等方面的突出問題給農藥的使用帶來了巨大壓力,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對農藥的生物合理性和環境相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高毒、高殘留農藥品種將逐漸被市場所淘汰,讓位給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將是大勢所趨。
這一替代趨勢涵蓋了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領域。例如,在除草劑領域,二甲戊靈對乙草胺、氟樂靈等選擇性除草劑的廣泛替代。近期,歐洲有議案倡導禁用廣譜滅生性除草劑草甘膦,轉而使用更為安全的二甲戊靈等選擇性除草劑。在殺蟲劑領域,環保高效殺蟲劑氟苯蟲醯胺、氯蟲苯甲醯胺等正在逐步替代傳統產品。以上便是化學農藥行業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農藥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農藥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