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行業具有較強周期性,在外部環境在逐漸向好,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下,全球紡織品、服裝產品的出口數量同比-0.4%、+4.5%,增速同比+9.0ppt、+8.6ppt,以下是紡織服裝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在全球經濟基本面持續疲弱與外部需求低迷的背景下,全球紡織服裝產品銷售額近年來呈下降趨勢。織服裝行業分析指出,隨著2016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長疲軟態勢略有好轉,大宗商品價格觸底回升,2016年全球紡織服裝行業銷售增長速度略有改善,實際銷售額(扣除通脹因素)為13637.95億美元,同比增長3.35%,增速較2015年小幅改善,結束了此前連續三年下滑的態勢。
我國隨著居民物質水平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紡織服裝行業一直保持比較穩定的增長,紡織服裝、服飾業主營業務從2015年的1780億元到2016年的21904億元,CAGR達到15.0%。同時,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增速體現出較強的周期性,紡織服裝、服飾業按月主營收入累計同比增速在2002年4月和2009年2月分別觸底,隨後均探底回升,行業增速體現出了8年左右的周期性。
2017年,我國紡織服裝、服飾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1903.9億元,較2016年下降7.21%;行業利潤總額達到1263.7億元,較2016年下降7.4%。紡織服裝行業數據統計指出,是行業累計同比增速自1999年以來最低值,行業增速走勢與前兩個周期一致,或處於周期的底部。
2018年,我國紡織服裝、服飾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為15825家,2018年企業平均主營業務收入為1.38億元,較2017年下降7.85%;企業平均利潤總額為0.08億元,較2017年下降8.04%。
從細分板塊增速分布來看,營收增速方面,兩個子板塊均主要集中在0%-30%的增速,但服裝零售板塊50%以上高增速的占比明顯高於紡織子板塊;淨利潤增速方面,紡織製造板塊淨利潤增速為負的占比最多,而服裝零售板塊主要集中在0%-30%的範圍。
從細分板塊增速中位數來看,紡織服裝板塊三季報收入增速的中位數為12.8%,淨利潤增速中位數為12.3%,其中,紡織製造板塊收入及淨利潤增速中位數為12.18%及2.47%,服裝零售板塊這兩個指標分別為13.22%及18.56%。
2019年上半年,紡織服裝行業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增長態勢,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增長,實現了行業平穩運行。根據紡織服裝行業數據統計可以看出,環錠紡紗機銷售穩定增長,而長車(配集體落紗裝置)銷量增量較大,長車所占環錠紡比重越來越大,集聚紡裝置以及自動落紗粗紗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表明市場對自動化、連續化的設備需求持續加強,無論是新增項目還是改造項目,節約用工都是紡織企業的首選;同時,集聚紡紗已經成為多數紡織服裝企業的標配。
目前,我國紡織製造加工環節的趨勢是向東南亞轉移。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一是東南亞給予優惠的稅收政策吸引外資,如出口企業增值稅退稅,所得稅減免、客戶進口關稅成本低等。二是東南亞的工資水平僅為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三分之一,勞動力成本低於國內。我國製造業的低成本優勢在逐漸衰退,明顯高於印度尼西亞、印度、墨西哥等國家。以上便是紡織服裝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