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銨膦的作用機理為通過抑制植物體內谷醯胺合成酶的合成,造成氮代謝紊亂和銨離子積累,使得植物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最終導致植物枯萎死亡。下面進行草銨膦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草銨膦轉基因技術推廣和應用,草銨膦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轉基因作物除草劑。據統計,2018年草銨膦的市場規模達到7.5億美元,位列除草劑品種第2位,近6年全球市場複合增長率為6.16%,屬於增長最快的非選擇性除草劑。
產能產量方面,2019年全球草銨膦產能、產量分別為40600t和38500t,2015-2019年平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38.36%和42.58%。產能裝置主要分布在德國、美國、中國和印度。
截至2018年,全球共有26個國家種植了1.917億公頃轉基因作物。轉基因作物發展迅速導致了一批除草劑發展,尤其是非選擇性除草劑,目前草銨膦的抗性基因已經被導入了油菜、水稻、玉米、甜菜、菸草、大豆、棉花、小麥、大麥、黑麥、馬鈴薯、番茄、甘蔗等20多種作物中。
2018年全球在油菜田中使用草銨膦的量最大,達到2752t,其次為大豆田,為2279t,第三為棉花田,為1345t。3種作物田中的應用量占草銨膦市場總量的46%。這三大作物市場集中度提高明顯,經濟作物和非農領域的應用仍穩定增長。
2019年中國草銨膦(含91%精草銨膦原藥)原藥出口呈現量額雙增,出口數量為7000.0t,同比增長39.7%,出口金額為1.37億美元,同比增長13.22%;製劑出口出現量額雙降,出口量為9827.4t,同比下降10.3%,出口金額為0.92億美元,同比下降39.1%。
草銨膦的復配可以應對更多的除草需求,如,草銨膦和草甘膦、乙羧氟草醚、高效氟吡甲禾靈、丙炔氟草胺、敵草隆、西瑪津和2甲4氯等進行配伍。根據出口和國際需求的信息,草銨膦復配製劑需求增速約為4.3%,預計2020年新的增量在3000t左右。
未來全球草銨膦市場將會持續增長,而且呈現量額雙增的態勢。預計2020年全球需求量超過40000t,市場銷售額為10.5億美元。在全球供需面相對確定的前提下,如果草銨膦以及L-草銨膦產業化合成技術未獲得突破性的進展,草銨膦原藥價格波動範圍預計在10~13萬元/t左右。
基於全球日益增長的農產品需求和不斷上升的人口壓力,全球農業發展更加依賴類似草銨膦這些植保產品來保障。包括替代百草枯、抗草銨膦作物種植以及復配等因素帶來草銨膦需求新的增量,預計2020-2025年全球草銨膦市場發展速度在4.5%~5.0%左右。以上便是草銨膦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草銨膦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草銨膦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