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環境的持續好轉,市場對傳感器的需求不斷增多,截止至到2017年全球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1955億美元,同比增長12.29%。下面進行傳感器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傳感器作為現代科技的前沿技術,被認為是現代信息技術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國內外公認的最具有發展前途的高技術產業。正因此,全球各國都極為重視傳感器製造行業的發展,投入了大量資源予以支持。
近年來,在政策和市場需求雙重推動下,我國傳感器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但是我國傳感器企業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小型企業占比近70%,產品以低端為主,高端產品自給率不足,發展落後於歐美日韓等已開發國家。
我國傳感器製造行業起步較晚,直到1972年才組建成立中國第一批壓阻傳感器研製生產單位。這導致中國傳感器技術與世界水平存在很大差距,這種差距既表現為傳感器在感知信息方面的落後,也表現在傳感器自身在智能化和網絡化方面的技術落後。
不過,中國傳感器市場正快速擴張,企業實力不斷增強,與美日德的差距持續縮小。例如,在汽車傳感器市場中,中國便已占全球汽車傳感器市場份額達到14.20%,僅次於歐洲,超過了美國和日本。
另外,全球細分產品競爭格局方面,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的市占率已超過一半。其中,流量傳感器市場規模最大,占整個市場的比例達到21%;壓力傳感器其次,占比約為19%;溫度傳感器占比也在10%以上,約為14%。
全球傳感器應用領域分布方面,家電用傳感器所占比重為最大,約占23.15%;其次是汽車用、工業自動化控制用,占比均超過10%,分別占18.52%、10.65%;醫療器械用、飛機和船舶用、機械工程用、工業機器人用和環境保護用占比均在7%以下。
隨著全球物聯網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傳感器製造產業將受益於物聯網的爆發。具體來說,汽車傳感器市場潛在規模達57億隻,是目前的14倍以上;物流傳感器市場潛在規模達100多億,是目前的十幾倍;煤礦安檢傳感器市場潛在規模達數百億元;安防傳感器市場的規模增速將和安防行業的產值增速同步。以上便是傳感器行業市場前景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傳感器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傳感器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