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居民的收入越來越高,越來越多人選擇智能家居,比如掃地機器人、自動洗衣機、藍牙音響,以下是2022年智能家居市場分析。
我國是全球最主要的智能控制器產品生產基地,結合電子產業集群的分布情況,智能控制器產品生產企業主要集中於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尤其是珠三角地區,聚集了拓邦股份、和而泰、朗科智能、貝仕達克等一批行業內上市公司。
截至2021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的滲透率僅為4.9%,而美國的滲透率高達32%,我國市場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謂不大。智能家居市場分析指出,消費升級有望進一步打開場景應用的廣度,而技術進步有望進一步打開產品需求的深度。
1、產品滲透率不高
我國國內智能家居的市場空間還未完全打開,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青年群體,而且整個生態仍處於培育期。截至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滲透率僅為4.9%,而美國的滲透率高達32%,中國市場未來的發展空間不可謂不大。消費升級有望進一步打開場景應用的廣度,而技術進步有望進一步打開產品需求的深度。
2、競爭非常激烈
智能家居正在從智能單品逐步邁向更高階的全屋互聯互通,整個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可以說是諸雄紛爭。BAT等傳統網際網路巨頭具有技術優勢進而布局智能家居板塊上游,小米等新興網際網路企業也參與競爭細分賽道,傳統的家居企業追求轉型而升級各自的產品線。較為突出的兩大陣營憑藉各自的先發優勢成為當前智能家居產業的頭部企業:具有技術優勢的網際網路龍頭從上游往下游滲透;具有產品優勢的傳統家居龍頭從下游往上游升級。
3、發展瓶頸難以突破
智能家居市場分析指出,智能家居在投資領域仍然屬於新興的朝陽行業。雷軍曾經說過:制約智能家居的最大瓶頸是技術通道和商業通道沒有打通。智能家居發展的基石是技術,但像標準化接口和通訊協議等方面不同技術的標準,目前還難以統一。以通訊技術為例,智能家居通訊技術主要分為無線通訊、有線通訊、電力載波技術,無線協議和有線協議之間仍無法實現互聯互通。而在無線通訊中,基於Wi-Fi、藍牙和Zigbee的不同技術之間無法相互替代,這就使得智能家居產品的兼容性較差,從而損害消費者的體驗。
目前,智能家居單品種類繁多,可以根據功能的不同分為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控制、智能家電、智能通信、智能影音等等。從細分市場來看,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家電、智能影音占據的市場份額高(見圖3),在不同的細分賽道均有可挖掘的投資空間。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對2022年智能家居市場分析的大致介紹了,如下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