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中國水電市場2022年約為390GW左右,當下,我國水電產業是全國經濟基礎。2022年我國正在研究和實施大力發展水電積極政策,未來我國水電開發空間依然廣闊。以下對水電行業政策分析。
我國水電相關企業註冊量增長迅速,由2016年的19.8萬家迅速增至2019年的53.9萬家,年均複合增長率39.6%。2020年水電相關企業註冊量增速放緩,出現下降。2022-2027年中國水電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規劃深度研究報告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水電相關企業註冊量累計48.3萬家,同比下降7.3%。
風電、水電、光伏發電均屬於高毛利的發電業務。水電相較於風電、光伏的毛利率較低。因此,水電盈利性處於較高水平,相比於火電具有較強的盈利性競爭力,但是相比於風電和光伏,其盈利性競爭力較弱一些。現從四大標準來分析水電行業政策。
(1)加強水電的中長期規劃,從有利於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特別是發展西部經濟、能源結構調整、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考慮,將建設西部水電基地,實現「西電東送」的水電發展戰略列入國家宏觀規劃,並列入東部受電地區的電源規劃,從而對水電的外送給予保障。
(2)逐步強制性開放各地的電力市場,以保障現有的「西電東送」項目發揮效益。各省區特別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要開放電力市場,在負荷增長和關停小火電產生市場空間時,從實現國家最大區域的資源優化和環保等方面考慮,優先吸納西部水電。
(3)制定市場准入的規則。「西電東送」的水電進入電力市場的上網電價不高於當地電網平均上網電價時,市場就應該接受。
(4)制定稅收分配政策,解決「西電東送」和跨省區投資辦電的項目(包括界河水電站)有關地方稅收在省區間不平衡的問題,從而調動接受區外電和到區外辦電的積極性。
我國水電政策逐漸加深重視度,水電行業成本目前下降空間有限。2022年我國水電技術持續加強,當下水電的自動化程度日益提高,性能不斷增強,中國水電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歷史性跨越。因此在未來水電的成本優勢將會有所下降。
以上就是水電行業政策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