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期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水泥業營業收入4262億元,同比下降6.1%;利潤767億元,同比下降6.1%,降幅分別較1月~5收窄2.1和3.8個百分點。
近一個月來,水泥建材板塊二級市場已經累計了較大的漲幅,成交量顯著提升。水泥板塊指數7月1日至今漲幅達26.89%,尤其近4個交易日漲幅巨大,連續刷新歷史新高。
上周,全國範圍降水繼續減少,使得基建開工率提升,水泥需求整體環比提升,全國水泥價格跌勢放緩,很多省市的廠商已經開始發送漲價函,行業整體向好。
據數字水泥網消息,8月5日,華東多地水泥價格出現上調,其中浙江甬溫台地區和上海地區漲幅達到30元/噸,下半年的第一輪價格普漲拉開帷幕。原因包括雨水天氣減少,下游需求恢復,部分企業生產線停產檢修,以及熟料價格上調等。
對於水泥等建材來說,需求起到絕對的影響作用,基建投資是主要驅動力。隨著汛期的結束,各類基建項目開工,市場需求量有望大幅回暖。在政策的推動下,基建領域投資增速有望提升。
目前水泥價格上漲較快的主要是華東和華南區域,受益於基建投資快速增長,長三角、珠三角市場的需求量提升,基建拉動作用比較明顯。受災比較嚴重的江西、湖北等中部地區有城市設施重建的預期,對水泥的需求也有較大的拉升作用。
另外,今年專項債進一步支持基建、限制地產,2020年專項債撬動基建投資規模將大幅提升。從1月~6月已發行專項債的投向來看,基建領域占比超過60%,相對於2019年專項債25%的基建領域投向占比提升明顯。
除需求大幅改善外,成本、錯峰停產等也是企業紛紛漲價的原因之一。根據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的水泥行業錯峰生產停窯計劃,全省水泥企業85條熟料生產線均要實行錯峰生產,每條生產線全年累計錯峰停產不少於100天,其中二、三季度需要錯峰20天/條。四川等省市對於水泥生產線錯峰停產也有嚴格要求。更多內容請關注《2020-2024年中國家居建材及細分市場專題研究及投資可行性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