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春節過後水泥需求啟動緩慢,導致一季度全國水泥產銷量大幅度下降,庫存居高不下,價格環比持續走低。行業整體效益相較去年同期出現大幅度回落。
一季度我國水泥產量2.99億噸,同比下降23.93%,是進入本世紀以來的最大跌幅。 隨著疫情緩解,政府部門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大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經濟開始有序恢復,同時應對經濟下行,中央採取了一系列的穩投資政策,各地紛紛推出大量投資項目。
從區域來看,一季度,我國31個省的水泥產量同比下降,相比而言,西南和西北地區下降幅度略好於全國。而在2019年,我國東北水泥產量同比增長最快,漲幅為13%,主要原因是南北價差持續拉大,致使東北水泥大量南下,帶動了東北水泥企業產能利用率提升;其次是華東,同比增長9.4%。
從產業來看,一季度,在下游需求大幅萎縮背景下,由於水泥產業鏈較短,復產速度較快,因此水泥企業整體庫存呈逐步走高趨勢。根據數據顯示,我國水泥庫容比從1月的51%增加到2月的73%;3月份,雖然水泥需求明顯恢復,但庫存與之前相比沒有大的變化;直到進入4月份,在南部市場需求大幅度的增加的背景下,庫存水平開始較大幅度的下降。
疫情防控期間,由於北方地區正處於錯峰生產和需求淡季,價格變化不大;對於南部省份影響更為直接,價格環比持續走低,雖然價位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長,但因水泥銷量下滑嚴重,導致行業收入和利潤大幅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2個月全行業銷售收入719億元,同比下降28%,利潤總額83億元,同比下降37%。
從二季度初期市場表現來看,大部分省份水泥需求已經恢復到正常水平,局部地區出現趕工現象,一季度被積壓的需求再疊加需求旺季,預計4-5月下游將處於全面趕工階段,全國水泥產銷量同比降幅將持續收窄,水泥價格也有望恢復性回升。
目前,我國水泥行業主要劃分為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南以及西南六大區域。水泥消費增長呈現「南高北低」的特點。六大區域的固定資產投資均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增長,其中華東、中南、華北三大區域的固定資產總投資處於較高水平,未來處於這三個區域的水泥企業下游需求或將有所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