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衛生事件在全球範圍爆發,部分醫療設備全球需求大幅增長,醫療器械成為急需補給的產品。受此影響,國內71家A股上市醫療器械企業的業績整體上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醫療器械各細分領域將迎來新一輪變革。其中,醫用防護耗材、生命監護及支持類醫療器械兩大領域具備突出發展潛力。
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8月31日發布的年中報,上半年國內A股71家醫療器械企業實現總營收835億元,同比增長43.9%;總淨利潤226.6億元,同比增長340.5%,這與A股整體企業的營收表現形成極大反差。而從營收規模看,71家企業梯度分化明顯,2020年上半年共有21家企業營收在10億元以上。
其中,邁瑞醫療以不可撼動的105億元營收位居首位,憑著4550億市值穩穩占據國內醫療器械企業第一梯隊。
以迪安診斷、英科醫療、樂普醫療、華大基因、新華醫療等8家企業為代表的第二梯隊,營收居於40-50億元之間;以振德醫療、金域醫學和魚躍醫療3家企業為代表的第三梯隊,營收居於30-40億元之間。
而以藍帆醫療、奧美醫療、達安基因和聖湘生物等4家企業為代表的第四梯隊,營收居於20-30億元之間。
未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對生命監護及支持類醫療器械的剛性需求將日益減少。我國生命監護及支持類醫療器械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技術水平,緊抓各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負壓隔離病房及特種醫院的契機積極布局,搶占國際市場空間。
通過對疫情影響及市場發展前景進行綜合考量可以發現,呼吸機、監護儀和體外膜肺氧合機市場發展空間較大。後疫情時代全球構建防疫機制所釋放的龐大市場,將促使生命監護及支持類醫療器械領域變身為「潛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