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9年我國豬肉產量呈波動下降趨勢,尤其是2019年受非洲豬瘟影響,產量大幅下跌21.3%。2020年上半年因新冠疫情再次遭受重擊,我國豬肉產量同比下降19.1%至1998萬噸。
從存欄量來看,2019年初全球生豬存欄量為7.67億頭,較2018年同比下降1.80%。其中,中國的存欄量占到了世界的55.78%,自2014年後連續5年下降。歐盟和美國生豬存欄量占全球的比重分別為19.32%和9.76%,占比較2018年均有所下降。
從出欄量來看,2019年全球生豬出欄量為1087億頭,較2018年同比下降14.56%,其中,中國生豬出欄量占全球的比重為45.08%,較2018年下降了8.8個百分點。歐盟和美國生豬出欄量市場份額較2018年有顯著提升,占比分別為24.61%和12.71%。
目前,我國五大上市豬企分別為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和天邦股份,2020年6月五大公司(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和天邦股份,下同)生豬銷量分別為152.3萬頭、84.85萬頭、69.41萬頭、49.58萬頭、23.98萬頭,同比增速分別為90%、-56.03%、65.42%、129%、3.84%,可見,除溫氏股份依然腰斬,其餘四家公司均已實現正增長。
京基智農表現最為活躍。2020年5月18日簽約汕尾市年出欄6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隨後京基智農在徐聞縣生豬產業項目引種投產。建成後可實現年出欄100萬頭商品豬。5月22日,公司宣布建設年出欄500萬頭生豬產業鏈項目。
綜合來看,2020年生豬產業將圍繞「穩產保供」為主,在此基礎上將出台更多的政策法規以規範生豬產業的發展。生豬龍頭企業為擴大市場份額將藉助自身的優勢整合小型養殖戶或者自建豬場,而中小養殖戶也應該抓住此次機遇藉助國家政策法規和市場實際供需情況,擴大生產規模,完成產業規模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