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我國乘用車行業有哪些政策,讓我們分析一下乘用車行業政策,它們或與你的汽車生活息息相關。
加強油耗限值管理
5月7日,工信部發布《關於加強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這份文件是為進一步促進先進節能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加快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做好《乘用車燃料消耗量評價方法及指標》gb27999-2011的實施工作。
工信部同期公示了《2013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情況》,在79家國產乘用車企業中,有22家沒有達標;25家進口車企中12家沒有達標,另有7家企業未遞交《2013年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執行情況年度報告》。文件列出七條有關事項,四條針對不達標企業採取懲罰措施。更多相關信息請查詢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9年中國9座以下客車(乘用車)客車行業市場現狀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准入管理的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
11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准入管理的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明確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准入管理。有消息人士透露,根據工信部內部已形成的共識,這三張專門生產電動汽車的牌照,第一張很可能落地中西部省份,比如汽車工業較為發達的重慶、成都、西安;第二張很可能落地網際網路公司,為網際網路思維融入汽車提供平台;第三張則可能來自此前一直寄希望爭奪市場的萬向、時風、等企業。
不過,即便新的政策為非汽車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入口,但IT企業要想造車,也不是那麼容易,該政策明確規定,需要「有3年以上純電動乘用車的研發基礎」,並具備「與產品結構、生產綱領相適應的車身成型、塗裝、總裝等整車生產工藝和裝備」,僅此一點,就讓很多IT企業「望洋興嘆」了。
《乘用車空氣品質評價指南》修訂工作啟動
國家環保部2014年開始啟動《乘用車空氣品質評價指南》強制性標準修訂工作。環保部標準處發布了標準修訂路線圖,據悉新修訂的車內空氣品質標準將於2015年年底發布。
車內空氣品質問題在去年也引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重視,中汽協提出加強對車內空氣品質工作領導,決定建立車內空氣品質專業委員會,統一組織全國汽車行業的車內空氣品質控制工作。
車內環境質量控制離不開認證,去年,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開展了車內空氣品質認證工作,這是我國第一個由第三方權威平台發起的國家級車內空氣品質評價項目。與此同時,中國環保產業協會也開啟了綠色之星車內空氣品質認證工作。RTPCo.公司已開發出極長纖維增強聚丙烯,用於低排放汽車內飾用途。
該公司總部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薇諾娜,其PPVLF熱塑性塑料旨在達到汽車OEM對於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低排放的要求。這些材料已通過德國汽車行業有關異味、起霧和總VOC排放的測試。此外,新材料還達到了在強度、剛度和尺寸精度上的結構性要求。RTP產品中的增強材料比例為20-50%。
RTP的汽車市場經理DavePahl說:「如今的全球趨勢是減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符合日益嚴格的OEM環境標準。」
PPVLF材料瞄準儀錶板、車門模塊載體、控制台、座椅、貨箱地板和其他內飾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