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的持續推進,銀行卡支付已成為我國主流電子支付的方向,2019年銀行業金融機構處理的移動支付業務量和金額分別增長 85.82%和45.59%,以下是電子貨幣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2019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1395.61億筆,金額為2494.45萬億元。其中,網上支付業務461.78億筆,金額為2084.95萬億元;移動支付業務257.1億筆,金額為157.55萬億元。電子貨幣行業分析指出,非銀行支付機構處理網絡支付業務1639.02億筆,金額為99.27萬億元。
從交易筆數來看,2019年全國共發生銀行卡交易852.29億筆,同比增長43.07%,且全國銀行卡卡均消費金額為10106元,同比增長17.69%,電子貨幣行業數據統計指出,銀行卡交易增長顯著。
從支付方式來看,信用卡是最為主要的支付方式之一。用戶日常消費支付方式採用「信用卡刷卡支付」的占比最高達75.48%,信用卡支付成為金融領域重要支付手段。
電子貨幣行業數據統計指出,電子貨幣是指用一定金額的現金或存款從發行者處兌換並獲得代表相同金額的數據或者通過銀行及第三方推出的快捷支付服務,通過使用某些電子化途徑將銀行中的餘額轉移,從而能夠進行交易。嚴格意義是消費者向電子貨幣的發行者使用銀行的網絡銀行服務進行儲值和快捷支付,通過媒介(二維碼或硬體設備),以電子形式使消費者進行交易的貨幣。
1、轉帳結算功能:直接消費結算,代替現金轉帳;
2、兌現功能:異地使用貨幣時,進行貨幣匯兌;
3、消費貸款功能:先向銀行貸款,提前使用貨幣。
2020年8月,中央銀行公布了首批非銀行支付機構牌照續展結果,並明確表達了「總量控制,結構優化,提高質量,有序發展」的審慎監管態度。截至2020年10月,全國共有267家支付機構獲准從事支付業務,3家企業已被註銷支付許可。嚴格執行行業法規,重塑行業信用,成為2020年央行對第三方支付行業監管的重要思路,以上便是電子貨幣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電子貨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子貨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