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矽價格因為需求放緩緣故近兩月大跌40%,在沒有顛覆性低成本多晶矽製備技術出現的前提下,中國多晶矽企業在未來 2-3 年間將逐漸成為影響全球多晶矽供給、價格等因素的主要驅動力。以下對多晶矽政策及環境分析。
國家十分重視矽產業的發展,2005年國家發改委將6英寸以上的單晶矽、多晶矽和晶片列為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產業項目,極大推動了中國光伏產業和電子信息工程的發展速度,使中國矽材料生產進入新的蓬勃發展階段。2015-2020年中國多晶矽產量不斷增加,2020年中國多晶矽產量為39.2萬噸,較2019年的34.2萬噸同比增長14.62%。
2015-2020年中國多晶矽產量
作為光伏發電的核心要素,多晶矽行業按道理說本應迎來巨大利好,但由於增長過於迅猛,以及生產過程本身的高能耗、高污染,使之在不短的時間內都在「被限產」的邊緣跌跌撞撞,這使得不少業內企業和投資面臨政策不確定性的風險。現從三大標準來分析多晶矽政策及環境。
(一)多晶矽項目應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用地政策及行業發展規劃,新建和改擴建項目投資中最低資本金比例不得低於30%。嚴格控制在能源短缺、電價較高的地區新建多晶矽項目,對缺乏綜合配套、安全衛生和環保不達標的多晶矽項目不予核准或備案。
(二)在依法設立的基本農田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居民集中區、療養地、食品生產地等環境條件要求高的區域周邊1000米內或國家、地方規劃的重點生態功能區的敏感區域內,不得新建多晶矽項目。已在上述區域內投產運營的多晶矽項目要根據該區域有關規劃,依法通過搬遷、轉停產等方式逐步退出。
(三)在政府投資項目核准新目錄出台前,新建多晶矽項目原則上不再批准。但對加強技術創新、促進節能環保等確有必要建設的項目,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組織論證和核准。
我國在早期時多晶矽發展處於技術低下且成本高的階段,但隨著國家經貿委的支持以及太陽能級多晶矽市場的需求,我國多晶矽行業迅速擴大;到如今,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頂尖的多晶矽製造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