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肥料行業修復受損土壤,2022年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當下,國內優秀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肥料市場研究,肥料市場逐漸釋放出份額。未來化肥和有機肥料呈現出一減一增的情況,有機肥料成為了行業關鍵的增長引擎。以下對2022年肥料行業競爭分析。
隨著近代化學工業的興起和發展,各種化學肥料相繼問世。為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化學肥料生產繼續增加產量,正朝著高效複合化,並結合施肥機械化、運肥管道化、水肥噴灌儀表化方向發展。2019-2024年中國肥料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1上半年中國肥料進口數量為529.9萬噸;出口數量為1624.1萬噸。
目前我國化肥產業正處於向綠色有機方向轉型階段,有機肥料對肥料市場有一定的替代品威脅;現有競爭者數量較多,並且市場集中度一般;上游供應商為煤炭、天然氣等大宗原材料供應商,議價能力強,而下游需求市場是農戶;另外,因行業進入技術、資金和渠道門檻較高,潛在進入者威脅較小。現從政策壁壘、技術壁壘、品牌壁壘、營銷服務網絡壁壘和資金壁壘五大行業壁壘來了解2022年肥料行業競爭分析。
化肥作為重要的農業生產物資,其生產、使用直接關係到國計民生,國家對該類產品生產的管制一直較為嚴格。在國家數次調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和試行簡化審批程序的決定中,複合肥仍屬於國家繼續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需辦理生產許可證。與此同時,肥料產品還實行登記管理制度,未經登記的肥料產品不得進口、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得進行廣告宣傳。要取得上述資質,必須具備符合要求的生產能力、技術儲備和經營實力,對進入者構成政策壁壘。
複合肥產品是農業生產必不可少的重要生產資料,質量標準嚴格,對生產工藝、安全性要求較高,同時生產工藝的改進和優化可使企業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不斷節本增效,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同時隨著化肥農藥減量化政策推進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行業內企業需要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加大新型高效複合肥產品的研發力度,提高工藝技術水平,重點發展土壤改良、減量增效、全面營養、環保友好方面的功能性肥料。因此複合肥行業不僅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生產工藝優化、實驗積累、持續的研發投入等,還需要經驗豐富的生產人員以及高素質的技術研發和農化服務團隊,行業內優質企業憑藉多年的技術研發和市場跟蹤,已經形成較高的技術和人才壁壘,從而限制了新進入者進入化肥行業。
我國現有排名前列的複合肥生產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均逐漸創立了自身的品牌,形成了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認知度,在經銷商和農戶中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消費習慣,產生了較強的品牌效應。這種品牌效應的形成,一方面需要以產品本身的質量為基礎,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經營過程中通過實踐的檢驗和時間的積累。對於行業新進入者來說,打破經銷商和廣大農戶相對固定的用肥習慣和品牌認知,並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快速擴大市場規模,存在較大難度。
我國幅員遼闊,化肥產品的使用區域遍布全國。同時由於我國農業生產集約化程度較低,廣大農戶普遍存在缺乏科學施肥知識的情況。因此複合肥生產企業需要建立全國性營銷服務網絡,在與經銷商客戶和廣大農戶的交易和服務過程中,依靠良好的服務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持續不斷將複合肥產品配送到全國農業種植區域,滿足全國農業生產需求。我國複合肥行業領先企業通過多年深耕全國農業營銷服務體系,已經建立了覆蓋面廣、服務周到的營銷服務網絡。對於新進入化肥行業的企業,其建立全國性營銷服務網絡需要大量的人、財、物的投入,此類投入可能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且需要長時間的經營積累,其在進入化肥行業的初期,受限於營銷服務網絡的不健全,將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
複合肥行業屬於固定資產投入金額較大的行業,新建複合肥生產線或基地所需建設資金較大。同時,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要求日益提高,相關部門加大對複合肥生產企業環境污染的監管,引導行業內企業對裝備及工藝、環保設備進一步提升。此外,複合肥行業還具有淡儲旺銷以及原材料占成本比重大等特點,複合肥生產使用的大宗原材料多採用現款現貨的結算方式,淡季儲備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全國範圍內的銷售渠道建設也需要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現有排名前列的複合肥生產企業通過早期積累已獲得較大優勢,新進入企業需要一次性投入大量資金才能達到環保和裝備要求,同時日常運營資金需求也較大,對新進入企業形成了一定的資金壁壘。
中國當下愈發重視肥料濫用問題,2022年許多企業開始逐漸涉足肥料行業。當下,肥料原材料同質化嚴重,作物營養行業得到廣泛應用。未來隨著多學科的融合發展,肥料行業的發展也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方向。
以上就是2022年肥料行業競爭分析的大致介紹了,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