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廢油的化學性質來看,可以分為石化類(礦物油)與生物油類,石化類主要包括廢潤滑油,廢燃料油,生物油主要包括用於餐飲的食用植物油和動物油脂。下面進行廢油回收行業趨勢分析。
廢油行業分析表示,潤滑油按照終端需求可以分為交通用油和工業用油兩大種,其中交通用油以汽油機油和柴油機油為主,工業用油主要以液壓油為主,還包含齒輪用油、壓縮機油、導熱油和變壓器油等。
中國每年消耗潤滑油600多萬噸,其中90%以上都可以回收,潤滑油廢油再生的市場機會巨大。2018年我國廢油產生量約為731.7萬噸,其中廢潤滑油的產生量約為597.3萬噸
從廢油的種類來看,石化類和生物油都含有較大的有毒有害物質,石化類廢油有害物質主要包括高碳有機化合物,以及重金屬微粒與專用的化學添加劑,生物類則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和黃曲黴素以及有害的脂肪酸。
因此無論是石化類還是生物油,如果不加處理隨意排放,極容易造成環境破壞和威脅人體健康。廢油對環境危害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即對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和土壤污染。而廢油中的有毒物質如果流入人體,將導致細胞喪失正常功能,從而引發癌症和突發病變。
從主要類別的細分市場發展來看,石化類的礦物油回收按照危險廢物經營相關條例管理,從事廢油流通、回收、再生產的企業需要的有專門的資質,到2018全國已獲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已經超過1500家,其中獲取HW08的單位有500多家,主要分布於江蘇、廣東、山東、遼寧等地區。
目前我國廢油脂回收體系尚不完善,行業內經營者眾多,市場集中度較低、經營者工作環境惡劣、工作強度高、人工成本較高等原因,較難形成公司化經營管理,使得目前國內主要以個人投資經營為主。
同時有證企業收到的廢油,很大一部分是經過比較簡單的初處理(脫水、去雜),或簡單的蒸餾之後就將產品賣掉了,其殘渣等未經很好處理,不是燒火就是填埋了,對環境仍然造成危害,對資源造成浪費。
總的來看,我國是人均占有石油能源相對貧乏的國家,人均占有量目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的能源消費總量逐年上升,雖然我國 化石柴油產量不斷提高,但仍遠遠不能滿足消費需求,廢油回收能夠有效的提升石油資源的利用率。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隨著能源危機的日趨嚴峻和人類對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石化類廢油行業成為不斷發展的朝陽產業。石化類廢油再生利用對節約資源、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不斷加大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對廢油行業起到了很大推動作用,廢油行業未來發展仍然可期。以上便是廢油回收行業趨勢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