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港股行業分析報告 >> 港股行業發展趨勢

港股行業發展趨勢

2018-07-23 11:37:19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港股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國內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港股每日成交金額也只有1000億港幣左右。未來三到五年內,港股對A股的折價有望收縮到10%以內。以下是港股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港股行業發展趨勢一、全面擁抱新經濟企業的上市

  新經濟正在成為港股市場新寵。2015年,香港IPO融資中新經濟企業只占3%,但是到了2017年,這一比例激增至33%。

  從港股IPO發行來看,新經濟是今年港股的主旋律。眾安、閱文、雷蛇和易鑫紛紛在港上市,其中閱文IPO認購鎖定資金超過5,200億港幣,幾乎創了港股IPO凍資規模的新紀錄。香港市場對新經濟企業已經熱情高漲,新經濟企業在香港資本市場找到了肥沃的土壤。

  港股行業發展趨勢二、是新經濟企業上市更佳的選擇

  以前科技公司上市地往往是美國,這一趨勢正在發生改變。除了港交所以更為開放和積極的姿態迎接新經濟企業在港上市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是企業的自身選擇。中國新經濟企業已從1.0時代演進至2.0時代,不再是C2C(Copy To China),過去只要將美國的新盈利模式移植到中國,中國巨大的市場就會孕育優秀的企業,這些優秀的企業赴美上市時,只要對標納斯達克的領先企業,以「中國的亞馬遜」、「中國的谷歌」去營銷就能取得高估值。

  中國新經濟企業發展至2.0時代,已經不是僅僅靠C2C,而是有大量超越歐美的創新業務模式,比如美團,它最初的業務模式是借鑑Groupon,卻逐步發展了美團外賣,美國因為沒有中國物流的廉價優勢,大規模的外賣無法發展。再比如中國的ofo共享單車,網紅經濟映客直播,還有大廳里封閉間的KTV友唱等,中國有越來越多的新模式,在納斯達克並不能輕易獲得認同。

  港股行業發展趨勢三、加速互聯互通二級市場中資化

  2017年港交所推出了港股通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計劃。港股通開通三年,累積成交量達到了33,270億港元,南下資金長期保持淨流入達到了6,375億港元,對港股的發展起到了重大支持作用。

  目前港股通占港股總流通市值只有5.3%左右,而港股通的交易量卻占到了港股主板總交易量的12.9%。根據華泰證券研究預測,明年南下資金占港股主板總交易量有望升至20%。港股估值定價權之爭愈發激烈,二級市場的中資化已經拉開了序幕。

  綜上所述,在2017年的末尾,中國企業盈利改善的趨勢沒有改變,港股通流入也越發踴躍。放眼2018年,筆者依然看好港股的收益前景,2018年港股有盈利增速上調的過程,幅度可能超過5%。以上是港股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港股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