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冷鏈業務發展迅速,企業營收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冷鏈物流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3391億元,同比增長17.5%。下面進行冷鏈物流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冷鏈物流行業分析表示,冷鏈物流是指物品在生產、倉儲或運輸和銷售過程中,一直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於產品規定的最佳低溫環境下,才能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
冷鏈物流的對象產品包括:農產品、禽禽肉類、水產品、花卉、加工食品、冷凍或速凍食品、冰淇淋和蛋奶製品、快餐原料、酒品飲料等;特殊的商品有:藥品(疫苗、血液)、化工品等。
近幾年隨著城鎮化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意識逐漸加強,生鮮食品逐漸受到大眾青睞,而冷鏈物流作為生鮮產品的主要流通方式也相應受到重視,並且在短時間內得到快速發展;同時近幾年生鮮電商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也進一步帶動了冷鏈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
從冷庫建設規模來看,在2015年國家層面提出實施城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補短板的要求後,我國冷鏈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國家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2019年,我國冷庫總量呈逐年遞增趨勢。2019年,全國冷庫總量約6053萬噸,新增庫容814.5萬噸,同比增長15.6%。
中國冷鏈產業環境不斷優化、冷鏈需求得到進一步釋放,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夯實,市場活力持續迸發,整個行業在提質增速、走向成熟的同時,與全球冷鏈產業的互動融合也在不斷加快,在企業合作、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等方面動作頻繁,並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據中冷聯盟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冷鏈物流企業數量達到1832家。
2020年8月,中物聯冷鏈委公布2019年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名單,其中民營企業有71家,國營企業有13家,外資企業有1家,合資企業有9家,港澳台資企業有2家,其他企業有4家。民營企業仍是冷鏈物流百強企業的主要組成部分,體現出了整體環境的市場競爭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冷鏈物流行業的開放性。
隨著近年來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為巨大的冷鏈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目前很多傳統冷鏈物流企業正在向現代化轉型過程中探索,具體有以下幾種方式:與網際網路技術深度融合,將網際網路等技術手段被廣泛應用於冷鏈物流領域中,創新全方位的融合發展模式;
採用覆蓋策略,即冷鏈物流企業在進行經營管理的過程中通過對自身產品的創新並獲取相關的經濟效益的同時,為相關用戶提供對手產品,通過這樣的方式轉移注意力,拓寬自身市場覆蓋面;
根據客戶需求切入點創設服務產品,針對性的進行產品的運輸服務的改革創新;整合社會資源,實現眾包協作,從而實現互惠互利;快速建立扁平化組織結構,提高冷鏈物流平台的反應速度。以上便是冷鏈物流行業競爭格局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