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龍井茶行業分析報告 >> 龍井茶行業產值將達80億 採摘到炒制將全部機械化

龍井茶行業產值將達80億 採摘到炒制將全部機械化

2016-04-15 16:28:38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促進茶產業傳承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實現龍井茶初級產值80億元,龍井茶產值占全省茶葉總產值比重上升到40%,助推我省由傳統茶業大省向現代茶業強省轉變。

龍井茶行業產值將達80億 採摘到炒制將全部機械化

  在採茶工緊缺和人力成本普遍上漲的情況下,如何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浙江走出了一條傳統與現代工藝結合的特色道路,即「機器換人」和手工炒制共同發展,不僅牢牢占有茶葉市場率,還能將茶藝技術發揚光大。

  從茶葉採摘到炒制將全部機械化

  龍井茶質量安全達標率99%以上

  在浙江新昌縣紅旗茶葉公司的車間裡,幾乎見不到工人的身影。幾台大型連續化流水線加工設備成為了絕對主力。只需要把茶葉原料放在機器入口,經過自動化殺青到炒制坐扁,再到滾筒輝干,不一會就可以從出口處收穫干茶,很少需要人力參與。

  「一台機器一小時能把200斤原料處理成50公斤的干茶。原先一個人一天才能出3斤干茶,效率可見一斑。」紅旗茶葉公司經理石志輝告訴記者, 「這套設備是在去年花了50多萬購置的,如果按計劃產出,一年就能回本。」石志輝算了一筆帳,使用這套設備,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提升效率。

  據了解,浙江省龍井茶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標準化加工。2016年將舉辦茶葉機采機制現場會和連續化加工技術提升交流會,新增機采示範點5個、加工流水線10條以上。今後,中低檔龍井茶從採摘到炒制,可能全都是通過機械來完成。

  許多消費者關心,通過機械化手段提升制茶速度的同時,茶葉的質量安全標準是否會下降。對此,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測測試中心副主任王國慶介紹,近年來的抽檢結果表明,龍井茶的質量安全達標率高達99%以上。「龍井茶的質量安全有保障。消費者可以安心喝、開心喝。」

  手工炒茶更有老底子味道

  價格比機器炒茶高4倍

  機器換人不是單純地把人淘汰掉。茶葉要發展,離不開懂茶的人才。

  在紅旗茶葉工廠,雖然機器替換了98%的勞動力,但有2%的人工保留了下來。記者在手工茶的專門車間裡看到,有20多個炒茶員正在有條不紊地翻炒茶葉,技藝十分嫻熟。

  「人工炒出來的茶更有老底子的風味。這些手工茶屬於高端茶系列,售價約在2000元左右一斤,是機器炒茶的4倍左右。」至於口感上的區別,石志輝表示人工炒制的茶葉層次感可能更豐富。

  很多人擔心買不到正宗龍井,浙江省農技推廣中心茶葉專家陸德彪說,每年,杭州市西湖龍井茶管理協會都會根據每家每戶的茶葉產量,頒發綠色橢圓型的茶農標,這可以說是西湖龍井的產地溯源標識,大家購買時請認準這個標識。

  「我看著他們炒,肯定是正宗西湖龍井。」總有遊客抱著這樣的心態,興致勃勃地買上一些「現炒西湖龍井」,心滿意足地離開。

  「事實上,有些農民為了多賺錢,會拿外地龍井冒充西湖龍井,這是普遍存在的。」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原所長程啟坤說,一些農戶和商家從外地購回青葉茶,再按照龍井茶的方法炒制,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更多茶葉行業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茶葉加工產業市場運行暨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龍井茶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