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體業究竟是如何煉成的?我們就明顯地感受到令人振奮的發展步伐。看看兩個數據:一個是《2002年中國軟體產業前100家企業》的軟體總收入,居然達到了465.65億!而另一位記者在中國軟體博覽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01年中國軟體產業總額為796億元,出口總額達到60億元人民幣!這兩串數據實在令人震驚,因為它們意味著,中國軟體業的市場規模在一夜之間就躍升了好幾倍!如此之神速,趕美超印指日可待!
軟體產業行業定義
軟體產業以生產或製造軟體的企業統稱,軟體這個術語首次被使用是在1959年,而軟體業從1949年就開始了。初期的發展,這個初期的發展幾乎都是在美國完成。引用麥肯錫的分類方法,到目前為止,軟體已經經歷了比較完整的5代。
軟體產業行業分類
產品分類
據軟體產業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分析,軟體業一直分類混亂,網際網路實驗室結合軟體的產品特性、技術特性、市場特性和歷史發展特性,綜合出上述表格。將整個軟體產品劃分為四大門類:
1. 硬體+嵌入式應用軟體
2. 硬體+作業系統+通用型應用軟體
3. 硬體+作業系統+基礎件+通用型行業應用軟體
4. 硬體+作業系統+基礎件+業務基礎件+複雜型行業應用軟體
在四大門類基本上概括了軟體業由初級階段演變到高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歷程。而且,必須指出的是,每一個高級階段的出現,並不是簡單地代替原來的低級階段,而是各種階段都同時並存,並且各自都在快速發展之中。因此,這張地圖也代表著(包括不遠的將來)軟體業的全貌。
從第一到第四類應用,有著明顯的變化規律:
軟體集成度增加,應用複雜度增加;
增值空間增大,個性化增強;
開發沉澱成本增大,競爭壁壘增高;
信息化的有機化程度增高,應用產生的價值增高。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通用性降低,用戶數量降低,競爭對手數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