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社保基金行業分析報告 >> 社保基金髮展趨勢

社保基金髮展趨勢

2018-05-22 10:42:41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16年我國社會保險制度運行總體平穩,五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均比上年有所增長,基金收支規模進一步擴大,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水平普遍提高,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以下對社保基金髮展趨勢分析。

  社會保險基金一般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五項。從對方財政預算報告披露的情況來看,約20個省份仍未在預算報告中體現社保基金預算編制情況。以養老保險為例,基金支撐未來養老保險支出已面臨很大的壓力。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發展年頭並不多,從開始到現在有60年的時間。從建國開始,我國建立了社會保障制度。之後的二十幾年裡,我國一直全面致力於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70年代末,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一個重要的方針政策,即改革開放,從這時開始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發生重構。之後我國又先後頒布了《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等多個關於社會保障制度的條例與通知,並在全國多個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開展了一系列的深化改革。

  20世紀初國務院頒布了《工傷保險條例》,條例中明確指出所有的企業及其員工都必須參與工傷保險這一制度,由企業單位為員工交納工傷保險費,一旦員工在職期間發生意外事故,企業單位要適當提供經濟補償等服務。到2005年,已經超過16000萬人參與全國養老保險

  全國醫療保險也有超過12000萬人參與。其中大部分是在職工人,還約有3成為退休工人。另外我國社會中存在很多的失業人員,對於失業人員我國更是推出了參與失業保險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這一制度,超過10000萬的人民交納失業保險,其中快一半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享受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人民也同比80年代增加很多。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清晰的明白,我國在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和完善上,取得了較大進步,同事也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與好評。即使我們相比從前進步了很多,但是我黨還是會不懈努力,將立法、分類等更多方面做到更加全面。

  2014年,全國五項社會保險(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新農合)基金收入合計3.98萬億元,支出合計3.3萬億元,分別比2008年增長1.76倍和2.19倍,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增長率超過基金收入增長率5.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76萬億元,支出2.33萬億元,累計結存3.56萬億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310億元,支出1571億元,累計結存3845億元;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9687億元,支出8134億元,統籌基金累計結存6732億元,職工個人帳戶累計結存3913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收入1380億元,支出615億元,累計結存4451億元;工傷保險基金收入695億元,支出560億元,累計結存1129億元(含儲備金190億元);生育保險基金收入446億元,支出368億元,累計結存593億元。全國各項社會保險當期收入均大於支出。

  除以上社會保險基金之外,我國於2000年開始創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這是為應對未來老齡化高峰的挑戰而建立的國家戰略儲備基金。2014年末,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權益總額1.46萬億元。基金自成立以來的年平均投資收益率在8%以上,遠超過通貨膨脹率,實現保值增值,基金實力不斷增強。

  當前我國社會保險發展中還存在著地區間不平衡、基金運行結構性矛盾、部分險種覆蓋率不高等問題。人社部強調,下一步將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進應保盡保;儘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穩步提高其他險種統籌層次,緩解地區間基金收支矛盾;強化基金徵收,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好國務院關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有關要求,進一步擴大基金規模;推動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為參保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

  社會保險基金支出發展趨勢,經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在保證基金正常支付和安全性和流動性的前提下,可依法把社會保險基金主要用於購買國家債券,確保社會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以上對社保基金髮展趨勢分析。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社保基金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